第321章 別說了,朕不用你了(第三更 求訂閱)(1 / 2)

大殿中變得安靜起來。

嚴成錦不大喜歡,“我有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這樣的稟報方式,有吊胃口的嫌疑。

謝遷感受到周遭目光的變化,忙是道:“陛下,鬆江府收回了一艘大船!”

弘治皇帝老懷欣慰,眸中發光:“王卿家真是朕的肱骨之臣啊,方才去上任,就替朝廷收回了一艘大船。”

謝遷遞上疏,遲疑道:“陛下,收回這艘大船的人,是劉瑾。”

弘治皇帝想起來,太子前陣子偷了太醫院的毒藥,給東宮的伴伴帶去鬆江府了。

李東陽等人有些意外。

兵部尚書秦竑老臉有點掛不住,兵部束手無策之事,先讓一個太監破了局。

瞧見諸公疑惑,謝遷道:“劉瑾毒死了二百七十三人。”

嚴成錦微微有點吃驚,事實證明,壞人用對了地方,也會做好事。

史上,劉瑾掌權後,也做過好事。

在張彩的建議下,對入京覲見的官員,不收常例錢。

劉瑾當權的時候,出入京城的官員,都要收銀子。

若沒有銀子,就會被光明正大的安排,比如到牢裏住幾天,調到山高水遠的地方任地方官體驗農家樂。

坊間百姓罵聲一片,劉瑾懵逼了,咱安排貪官,關你們什麼事兒?你們不感激便罷了,還罵咱?

張彩告訴他,他收的常例錢,正是百官從百姓的口袋裏搜刮出來的。

劉瑾秒懂後,停止收常例錢後,官聲終於有了一丟丟改善。

另一個好事,便是整飭軍屯,能整飭軍屯的人,都是有魄力的人,可見,他也曾是個有追求的太監。

弘治皇帝看完疏奏後,有些憤怒:“堂堂大明百姓,竟然伴成倭人?”

李東陽幾人看不到疏奏,隻能幹瞪眼,等蕭敬把疏奏傳下來,再商討。

嚴成錦的聲音響起:“禍不及家人,他們深知被官府抓後,會被斬首,為不連累家人,才束發,佩戴倭刀,裝成倭人的模樣,與家人斷絕往來。”

從元朝開始,倭寇的勢力便慢慢擴大,倭寇並非是純武士,他們的首領,往往是商人。

倭寇能幫士紳將貨物運輸到琉球和島國,這才是他們屢剿不止的原因。

大明實行海禁,而倭寇能幫士紳帶貨。

如同後世直播帶貨一般,能牟取巨大的利潤,倭寇就是主播,士紳就是商家。

商家怎麼舍得主播玩蛋,恨不得天天在線。

弘治皇帝相隔千裏萬裏,對東南沿海的局勢並不了解。

他感歎道:“這……扮成倭人又何好處?日夜逃亡,好好的耕田不種。”

嚴成錦不敢接弘治皇帝的話,真要剝開來說,又要戳到陛下的痛點了。

前幾年,葉淇改革鹽法後,商人不用再將糧食運到邊境,兌換鹽引。

不僅使九邊衛所的糧倉空虛,最重要的是,那些販鹽的商人賠了銀子,傾家蕩產。

他們借錢販鹽,虧了錢之後,隻好下海為賊。

裝成倭寇的樣子,做海外生意。

做了倭寇,有兩點好處,不用再還錢,反正做倭寇也會被官府通緝。

其二是可以賺銀子,有船就能做生意。

隻需將貨物往琉球、朝鮮和島國倒賣,就能賺取大量的銀子。

琉球、朝鮮和島國的手工業遠不如大明,依靠外來輸入滿足內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