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父子論國(2 / 2)

李東陽搖搖頭,道:“此子彈劾疏奏寫得極為厲害,楊兄還是不要彈了,免得傷身。”

楊一清臉色凝滯一下,此子是李兄的學生,包庇之下,才不好開口。

想清楚之後,他便不再問了。

喝了兩杯酒,回到府上。

楊一清在京城有些好友,不難打聽,最近諫言開絲綢之路的人。

隻是,這小子隻是區區都察院的小禦史。

竟敢諫言開海?

楊一清輕哼一聲,離開京城太久,連李東陽也忘了,他寫彈劾疏奏有多厲害了吧?

不過,他寫彈劾疏奏一向謹慎。

落筆之前,必定先收集資料,再翻開大明律,對號入座。

當他從各種渠道,查到嚴成錦的資料時,有些吃驚。

這個叫嚴成錦的小子,官齡不過兩年,就從翰苑升到了都察院右僉都禦史。

僅僅比他低了一品。

最重要的是,此人彈劾了許多大臣,無一敗績。

遂起了好勝之心,決定替天行道,彈劾此人。

他醞釀了許久,終於在紙上寫下了第一個字。

…………

東暖閣外,

大臣們一大早就來搶座,爭取跪在前麵,這樣陛下才能看見他們的臉。

中書官寫進書裏,也能落個好名聲。

鄒俊穿得很厚,跪在棉褲上,多久也不會累。

翰苑三諫等人也來了,十幾人就跪在暖閣外。

“是不是來早了?陛下還沒來呢。”

“這樣才能顯露我等的決心!”

“劉兄說得是,決不可開西北的絲路!”

幾人交頭接耳,趁弘治皇帝沒來之前,先統一口徑。

乾清宮,

聽聞十幾個文官跪在暖閣前,弘治皇帝有些不悅:“朕還沒決斷,他們跪什麼?”

“奴婢也不知道,隻聽他們說……趕早不趕晚。”蕭敬說道。

弘治皇帝毫不在意:“通知百官,今日早朝改在奉天殿,朕看他們要跪到什麼時候。”

這是以祖製要挾天子。

蕭敬忙親自去宣旨。

片刻之後,

大臣們魚貫進奉天殿,冷得渾身微微顫抖,殿裏沒有燒地龍。

弘治皇帝正坐在大殿上,道:“哪位卿家有事要奏?”

大殿中,大臣的人數少了許多。

想必去跪東暖閣了,嚴成錦看弘治皇帝似乎心情不佳。

那些大臣怕要倒黴。

李東陽見無人說話,便站出來一步:“陛下,楊一清回來了。”

弘治皇帝眸中放光,頷首點頭道:“宣他進來吧。”

倏地,小太監跑出去請。

楊一清跨著大步,走進大殿中:“陛下,臣幸不辱命,苑馬寺的戰馬,已經增至七千餘匹!”

苑馬寺的馬,當初報上來隻有四千餘匹,才一年的光景。

就多了三千餘匹!

如此下去,今年妥妥的就要破一萬啊。

弘治皇帝臉上露出了久違的喜色,道:“好好好!派卿家去督管馬政,果真是明智之舉。”

“陛下,如今戰馬已日漸增多,再也無需用茶葉去換取戰馬。”楊一清道:“開西北的絲路,大量的番商和馬賊湧進來,恐怕草場難以維持。”

提及絲路,大臣們的眼睛又亮起來。

還不等弘治皇帝說話,楊一清遞上一封疏奏,道:“臣要彈劾,都察院禦史嚴成錦!”

大殿中一片嘩然。

嚴成錦也微微驚訝,楊一清與李東陽、劉大夏三人並稱楚地三傑。

最重要的是,此人寫彈劾疏奏,十分厲害。

曆史上,彈死劉瑾的那封疏奏,就是他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