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下吧。”
弘治皇帝擺擺手,讓他退下,見了周家兄弟和張家兄弟,便心情煩躁。
等周彧退出去後,他問一旁的牟斌道:“良鄉用飛梭織機織的絲綢,賣了多少銀子?”
“回稟陛下,一匹都沒賣呢。”牟斌繼續道:“良鄉的織造局,這次,真是要賺翻了……”
朝廷開絲路的消息,傳遍了京城,順天府貼出公告,全京城都沸騰了。
消息不脛而走,才一個時辰,就傳到良鄉。
關閉了一百多年的絲路,又打開了!
這意味著,蕃商將大肆進入大明,西北將恢複以前的繁榮。
最令人在意的是,絲綢從四兩銀子一下子漲到了,十兩銀子!
上品絲綢,甚至到了二十兩。
各大布坊都在收購絲綢,連從不做絲綢生意的士紳,也開始拚命大肆收購。
至於是誰在收購絲綢,無人知曉。
隻知道,一下子就漲了,比黃金還貴!
梁中不懂這些,可他很激動,押上全部身家,花了五十兩銀子,買了一台飛梭織機和二十五斤生絲,織出十三匹絲綢,剩餘的絲還能織七匹。
五十兩,一下子變成了二百兩!
他不敢出門了。
怕有人進來搶絲綢,如今絲綢就是軟黃金啊。
“從四兩變成了十兩,漲了近三倍的價錢啊,幸虧當時買得早。”梁中感慨。
絲綢貴出兩倍的價格,就像千年鐵樹開了花,百年難逢。
更可貴的是,良鄉買織機和生絲的流民沒有幾個,現在想買也買不著到了。
他一狠心之下,竟發了財,憑空生出一百多兩銀子。
在流民的草棚區,那就是首屈一指的富戶了。
梁中沒有買地的想法,一百多兩銀子,買不起良鄉的地,良鄉已經無人賣地了。
要去大苑縣買。
可他不想搬出良鄉,在這裏,雖然住著又髒又臭的草棚,冬天四麵漏風,可卻有賺銀子的機會。
他要是搬出去,草棚就讓給其他流民了。
如今,流民想來良鄉落戶,還進不來呢。
“阿爹,絲綢漲到十兩銀子了,咱們賣不賣?”梁家大媳婦在工坊,聽到別人談及。
“賣!明天我就把這十匹絲綢裝進麻袋,賣給工坊。”
梁中怕絲價掉了,虧了銀子。
良鄉商會徹底亂套了。
謝玉帶頭,商會成員擠進衙門,拿著當初簽字畫押的股權契據。
“張大人,小的給您當孫子,股權再分過吧……”
“看走眼了,大人,讓我們重新入股吧,這回小的入三萬兩……”
謝玉哭得老眼朦朧,士紳們一個個鬼哭狼嚎,將衙門弄得像喪堂似的,死死抱著張賢的大腿。
他們比織戶更具商業眼光,西北的絲路一開,諸國入關交易,絲價就沒有回落的可能了。
王不歲入了四萬兩銀子,占了織造廠一成股份。
也就是,織造廠賺了十成利潤,要給一成王不歲。
他們隻入股一百兩銀子的,連湯也喝不著。
王不歲賭對了啊!
張賢搖頭:“這是禦史大人定的規矩,錯過了,便是錯過了。
你們給本官當孫子也沒用,再說了,本官還未成婚,你們不可這樣……”
按嚴大人的性格,必定不會再開先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