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成錦道:“縱然是李大人舉薦,但找下官也無用。
修好西北長城,陛下自然讓國公回京。”
保國公朱暉想要留在京城,可京營又怎會需要兩位國公?
英國公張懋已在京營,一軍不容兩國公,朱暉再放置京營中。
不僅陛下反對,就連內閣和六部也會反對。
朱暉道:“修完西北長城,還有東長城,本國公也算不清,要在西北呆多少年!”
這個、你也沒幾年了。
嚴成錦猜測,李東陽讓朱暉來找他,或許也是覺得,將朱暉閑置於西北,浪費了將才。
“若國公回京,西北長城何人督建?國公可有想過。”
朱暉看向嚴恪鬆,笑道:“你爹安定伯一人足矣,西北長城本就是沿著邊陲重鎮而建。
你爹轄置三邊,在延綏也是閑著無事。”
嚴恪鬆點點頭,督修長城他並不在意。
韃靼人回了草原深處,在延綏軍中時,他不過看看兵書,操練士卒。
隻是修到嘉峪關往西,離大帳就有點遠了。
嚴成錦道:“下官僅是小小的禦史,何能,茶杯的空了,快給國公斟滿。”
朱暉想狠狠咬著牙,想揍這小子一頓,站起身來,拂袖道:“不喝了。”
說罷,抬腳大步邁出院子。
嚴恪鬆麵露憂愁之色,坐下道:“此後,隻怕保國公會記恨於你,記恨於嚴家呀。
保國公府與英國公府有姻親,這一回,便得罪了兩個公國。
爹去了邊陲,你一人在京城,如何是好?”
你在京城似乎也沒什麼用。
嚴成錦微微看了嗟歎的老爹一眼,道:“爹放心,孩兒手上有四塊免死金牌,還有一把尚方寶劍。
英國公想害兒,得連害四次才行。”
嚴恪鬆臉色掛滿黑線,家裏啥時候又多了兩塊?
何能親自送朱暉出府。
打開院門,等到朱暉上了車駕,才準備把門關上。
正在這時,一匹快馬趕到嚴府門前,翻身下馬後,遞給何能一封書信:“我本將心向明月,你攜秋水攬星河,
還請將信,交給嚴大人。”
這是嚴府暗語大寶典中的一句。
何能當然記得,連忙將信送入府中。
“少爺,不知哪裏送來的信,用的是暗語大寶典中的第二百一十句,安全。”
一旁的嚴恪鬆幹咳一聲,去年他回京的時候,才不過一百零八句。
如今,都二百一十句了。
成錦,不愧是我兒啊。
嚴恪鬆幹咳一聲:“房貸啊,你把府上的暗語,抄一抄,老夫怕以後的書信,送不進府。”
房管事連忙點頭道:“是老爺,我這就去辦。”
嚴成錦將書信打開,看字跡便知道,是程敏政送回來的信。
他順著信頭往下看,程敏政修養極高的人。
開頭總是介紹說,他在朝鮮過得很好,無需掛念之爾爾。
再往下,才看到這封信的重點:朝鮮要出兵建州了。
燕山君來大明過個年,竟想通了?
……
內閣,
劉健年邁先走一步,此時,李東陽和謝遷正要下朝,卻見打雜的翰苑文官遞進一封疏奏。
“大人,從朝鮮送回的急奏。”
李東陽又坐回官帽椅上,翻開這本疏奏:“燕山君呈遞的急奏,請大明派出一將,助其攻打建州。”
謝遷站在書案旁,看了眼疏奏道:“成化犁庭之後,倒是少有向建州動兵,建州長年勾結韃靼,犯大明遼東,借朝鮮之手除去,倒是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