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奉天殿,
嚴成錦緩步走進殿中。
弘治皇帝肅然危坐,看不出來喜怒。
李東陽三人和六部立於兩側,戴姍跪在地上,慚愧得無地自容:“老臣管教不嚴,請陛下降罪!”
劉健不知說什麼好,刑部閔珪道:“陛下,戴姍雖管教不力,卻也不知情,還請陛下……”
弘治皇帝擺擺手,打斷了他,看向嚴成錦:“嚴卿家,朕相信你,你說說吧。”
嚴成錦道:“楊氏為買首飾,收受了戶部主簿吳允的錢銀。”
眾大臣早已知道,是這樣的結果。
可由嚴成錦說出來,卻讓他們更加信服一些。
戴姍不敢辯駁,忙道:“臣已老邁,力有不逮,懇請陛下準許致仕。”
監主自盜,都禦史有糾察朝野之責。
如今知法犯法,就算處罰再輕,也不可能留在都察院,致仕是最好的選擇。
劉健等人緊張地看向弘治皇帝。
嚴成錦心中微動,你先別挪坑啊……
他是不想讓戴姍挪坑的,眼下正副都禦史空著,必定會從南直隸,調任新的都禦史。
可陛下正是盛怒的時候,證據確鑿,他能耐再大,也不可能幫戴姍洗白。
弘治皇帝仿佛掙紮了許久,才吐出兩字:“準奏,吳允也不可輕饒,交由錦衣衛吧。”
戴姍跪伏在地上,叩恩:“謝陛下!”
他站起身來,深深地看了嚴成錦一眼,顫巍巍地走出去。
晚節不保,丟人啊!
戴姍走後,弘治皇帝臉色才撤去偽裝,露出幾分唏噓:“想不到,戴卿家也會如此。”
嚴成錦道:“如今大明府庫充盈,臣懇請,取締官俸折色,足數發放。
就算米麵不足,也可以用玉米來抵充。”
朝廷官員的俸祿太低,諸如劉健和韓文,大地主出身,不愁吃穿。
出身最差的李東陽,也有弘治皇帝禦賜的宅邸和田地。
其他官員,隻能接受投獻或納賄。
但投獻和納賄都犯大明律法,還能有幾個清官?
韓文看向嚴成錦,這小子又要開祖製了。
官俸折色,已有近兩百年,向來是發一部分錢糧,一部分折色物。
這樣一來,才能減輕國庫的負擔。
弘治皇帝心疼道:“朝廷每月發下的錢銀,數以百萬計,難道還不夠?”
嚴成錦想讓弘治皇帝查一查,大臣們家中的田地。
有人良田萬頃,有人幾分薄田。
但這有可能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他府上不僅良田萬頃,還有好幾條街的商鋪。
“百官中,不乏寒門出身的子弟,而出行馬車皆有規格,也是一筆不小的負擔。”李東陽委婉道。
弘治皇帝不知百官如何,他過得是極為節儉,平日也不看賬。
劉健等並未反對,取締折色,於他們而言,沒什麼不好。
如今府庫充盈,隻要有海南在,就能不斷增收錢銀。
弘治皇帝仔細考量了一番:“若降至折色一成,需多發多少錢銀,戶部清算出來,朕再定奪。”
韓文忙道:“臣遵旨!”
大殿短暫的陷入沉默中。
嚴成錦和李東陽等人都知道。
要來了,任命都察院的都禦史!
隻等弘治皇帝開口。
弘治皇帝長歎一口,道:“戴姍致仕,如今都察院需任一部堂,卿等以為,誰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