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成錦在都察院無事。
吳寬在值房裏喝喝茶,偶爾寫一封彈章,也不來找他。
下了值,回到府中。
王不歲又找來了:“少爺,那喬新元又找來了,還在良鄉收生絲和彩絲,價錢高多了,這是要斷咱們的財路。”
良鄉和山西挨得近,生意做大了,難免會有碰撞。
隻是,喬新元以抬高生絲的價錢,實在卑劣了一些。
良鄉想要收到的生絲,隻能比他的價錢更高。
……
京城某酒樓。
喬新元親自給焦芳斟酒,笑眯眯道:“小人在良鄉收了一批生絲,他們不賣工坊,也做不下去。”
焦芳將酒杯放下,道:“本官承了你的好處,隻幫你這一次,陛下不喜商人擾亂市場秩序,你小心些。”
“大人放心,學生心裏有數。”喬新元命人抬上來一箱銀兩。
……
奉天殿,
弘治皇帝看完都察院的疏奏後,看向吳寬:“都察院近日,彈劾疏奏少了,朕記得戴姍在時,朕每日要閱五本彈章。”
吳寬忙道:“朝野清明,沒有彈章,也是好事。”
劉健和李東陽微微點頭,露出笑意。
焦芳低下頭去,不敢看弘治皇帝。
他還是有些忌憚嚴成錦的彈章,聽聞沒有都察院的疏奏,心中鬆了一口氣。
出了殿門,迎上吳寬,兩人一同在吏部為佐官,十分熟悉。
“原博兄,今日上朝,似乎沒見嚴成錦?”
吳寬笑道:“那家夥告假一日,難得清閑,孟陽兄可要去我都察院喝茶?”
“不必,愚兄還有要事,要回值房。”
……
嚴府,
王不歲來向嚴成錦稟報,良鄉的工坊也抬價了,花了比平日一倍的價錢收購,心疼死他了。
嚴成錦卻不以為意。
該知道的,陛下自然會知道。
他在京城溜達了一圈,回到府中。
“良鄉的糧食日漸豐盈,用來釀酒吧,在良鄉開一家酒坊。”
明初時規定,不許坊間釀酒。
因釀酒需要糧食,朱元璋為了節省糧食,下了禁令。
但是到了後世,就慢慢變得寬鬆起來。
王不歲不明白,為何少爺突然想做酒莊的生意。
“少爺,如今大明有山東秋露白,江西麻姑酒,東陽酒等等,若是沒有特殊的酒方,極難將酒做起來。
這秋露白,就是喬新元的商號。”
想做酒莊生意,沒有秘方,是極難經營的。
“本官釀的酒,自然有特別之處。”嚴成錦對著何能道:“準備一個石磨,本少爺要釀酒。”
何能見怪不怪了,少爺隔三差五就會折騰一次,他也懶得咋咋呼呼。
將庖房前的石磨清洗幹淨,找來一桶麥。
釀酒,需先做酒曲。
嚴成錦要釀葡萄酒,但市麵上做的白酒太渾濁,且價格太貴,自己釀製,成本將大大節省。
將帶皮的麥用井水洗淨,曬幹。
七月正合適釀這樣的酒。
嚴成錦坐著馬車到良鄉,徑直前往良鄉衙門,“本官要一片很大的地,可否安排?”
張賢微微躬身:“隻怕安排不了,如今流民的草棚,都快住不下了。”
草棚不用銀子,流民們對生活環境要求不高,儼然當成自己家。
聽到越生越多後,嚴成錦不禁吐槽,果然是溫飽思人欲,黑燈瞎火,就喜歡生孩子。
全都留在良鄉,必定不是長久之計。
嚴成錦打算將一部分流民,運到海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