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嚴大人的天河故事(2 / 2)

還請王卿家,莫讓朕失望。”弘治皇帝道。

王瓊微微躬身領命。

從奉天殿出來,

謝遷大步追上王瓊,跟他叨敘幾句,王瓊躬身:“下官有消息,便命人隨急奏一並傳回京城。”

…………

安陸州,鳳翔宮。

一個與弘治皇帝長相頗為相似的中年男子,正襟危坐。

興王朱佑杬琢磨著,派人送急奏進京給太後,此時,正是請乞的好時候,又怕弘治皇帝不喜。

“以前也有洪水衝堤,但洪水退去,安陸州還是一塊寶地,王爺忍就忍了。

可如今,絲價、茶業、瓷器,一天一個價,賦稅不如商稅。

給太後一封旨意,興王府就能搬到江南去。”

興王妃見他猶豫不決,細細地分析道。

“謝丕呢?”興王看向王府的管家。

“去漢江治水了,聽聞征召了許多力役,在開采大石頭,命人做了爐灶,要做混凝土……”管家道。

混凝土?

朱佑杬聽說過紅土黑土黃土,卻沒聽說混凝土。

若是謝丕治好了漢江的水,便沒有請乞的由頭了。

“備馬車,本王去看看。”

大雨停歇了十日有餘,城裏的洪水雖退去了。

但漢江的水位極高。

此時治水,若不是鯀禹在世,憑謝丕區區一個黃毛小兒……

朱佑杬覺得,還是要到漢江看看,這混凝土讓他有種惴惴不安的感覺。

……

漢江,

謝丕手裏抱著嚴成錦的錦盒。

打開後他發現,裏頭的經卷,隻講了一個治水英雄,馴服天河的軼事。

雖對治水了解不多,可看完這個叫鄭守仁的治水事跡後,感悟頗深。

天河,是嚴成錦瞎掰的,後世沒有天河。

將各項治河措施,歸到天河上,會讓謝丕更容易理解一些。

謝丕仔細品讀著,鄭守仁做出的措施。

在光禿的河岸種樹,鞏固河堤,搬運巨石,配合混凝土,新修一條支流,用於泄洪……

每一項,都值得他仔細揣摩許久。

“大人,沒有糧,隻怕這河也挖不下去,力役們都逃荒去了,如今安陸州,唯有興王府還有餘糧……”鍾祥縣縣令陳政小聲歎息。

興王巴不得搬到江南去,又怎會助謝丕治水。

謝丕道:“本官與他說,正好,他來了。”

不遠處,一頂朱紅轎子停在河堤上,朱佑杬望著漢江,果然同他預料,還差兩寸,便衝出河堤了。

“天災人禍,你回朝中複命,陛下也不會怪罪。”

“興王所言差矣,吾學理科,嚴大人所注的治水之法,定能馴服這區區江水。”

“嚴成錦?”

朱佑杬輕哼一聲,雖未謀麵,卻也聽王妃說過這禦史。

“下官征力役壯丁萬人,還請王爺賑糧。”

謝丕緊緊盯著他。

“本官的皇莊也被淹了,倉庫空空。”朱佑杬背負著手,看向一旁青灰色的泥土,好奇:“這便是混凝土?”

謝丕是工程師,來到安陸州後,便命人搭建爐灶,開始生產死灰。

不料,大雨來襲,隻能等雨過後再開工。

“興王若置安陸州的百姓不顧,本官便上奏朝廷。”謝丕道。

竟敢這樣威脅興王,陳政後背都要濕透了。

朱佑杬深深地看著謝丕,又看了眼謝丕身後滾滾奔騰的江水,許久,不說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