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高明的碰瓷法(1 / 2)

京城,五城兵馬司和順天府抓張家兄弟定罪,鬧得雞飛狗叫。

連刑部也派人,搜捕兩人。

外戚幹涉鹽政,中飽私囊,換作是高皇帝,可斬首。

但當今皇後懷了身孕,張家堪稱功臣,陛下雖會怪罪,卻也不到斬首的程度。

嚴成錦道:“陛下,臣猜測寧壽侯二人,見海外有銀山,便出海撿銀子去了。”

真蠢!

漕船是在江裏遊的,平衡性不好,遇到風浪極容易翻船,在海裏遊,需馬船和戰船。

這兩個傻子,坐著漕船就敢出海,此刻,怕已葬身魚腹了吧。

弘治皇帝縱然怒意滔天,但想到兩人會葬身魚腹,便生不起氣來了。

“陛下,那遼東私亂鹽政的案子?”

熊繍還想趁著這次機會,讓陛下重懲寧壽侯。

嚴成錦想了想,道:“人雖走了,但府邸還在,陛下可將爵爺貪去的銀子,收回來。”

本想讓陛下收回府邸和田莊。

但陛下的丈母娘金夫人,還住在府裏,陛下定不會將她趕出來。

收銀子倒是無事,至少要讓張家兄弟吐出幾萬兩銀子來。

“嚴大人說的是,從遼東搜刮到的三萬兩白銀,當充入國庫。”

王守仁審問林魏懷,得知張家兄弟弄走了那麼多銀兩。

馬文升歎息道:“即便懲治了寧壽侯,也無法整飭遼東的鹽政,

商賈與官勾結,鹽引發放不均,

臣想不止是遼東,怕其他布政使司,也是如此。”

一旦有朝廷控製的買賣,就可以通過與士紳交換,來獲取利益。

將鹽引開放出去,倒是一個辦法。

但朝廷會失去一大筆稅收。

嚴成錦也沒辦法解決,便站在大殿的角落中,閉口不言。

“嚴卿家,良鄉商會也有鹽商?”

“回稟陛下,良鄉隻做精鹽,不做粗鹽,遼東的生意隻怕做不了。”

賣給百姓的粗鹽不賺銀子,且還需跟徽商競爭,跟鹽司衙門周旋。

但嚴成錦不僅想做粗鹽,而且想做天下唯一的鹽商。

“葉琪改革開中鹽法,到了清朝時,又改革鹽政為票鹽。

不論改革多少次,解決鹽政之弊的方法,隻有國營。

就連在後世,鹽也一律為國營,沒有私販。

但大明朝廷跟資本好不沾邊,唯獨得靠良鄉商會,將天下鹽政全部收納過來。

但良鄉商戶還太弱小了,穩妥起見,必須先推脫,欲擒故縱。”嚴成錦心裏考慮。

每年都會有許多官員和外戚請乞鹽引,要是他主動請乞,將鹽政獨吞。

良鄉商會,必定會受到多個商幫聯合經濟製裁。

“陛下,嚴成錦所言甚是,鹽引不能交給一方商賈,還是由士紳公平販賣為好。”

“臣附議!”

“臣等附議!”

大臣們紛紛同意,唯恐陛下將遼東鹽政交給良鄉商會。

嚴成錦的推斷是正確的。

良鄉商會還太渺小,底蘊不足,若各大商幫聯合抵製,路就走窄了。

弘治皇帝對經濟知之不深,既然嚴成錦說做不了,便作罷了。

………

京城車水馬龍,與江南不同的是吆喝聲少,街道兩旁的商鋪,鱗次櫛比。

寧王朱宸濠來到京城,像個孩子般,東張西望,見了什麼都覺得好奇。

今後,這座城池就是朕的,朕要好好看看。

“王爺,咱們還是先入宮麵聖吧!”

“不急,陛下讓本王微訪入京,定不會計較君臣之禮,其他藩王到了嗎?”

“興王今日入京,最遠的壽王,恐怕還要幾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