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賓之兄,這疏奏從濟南發到京城,已過五日了吧?”
李東陽看著疏奏,逐漸變得擔憂起來。
都察院值房,
吳寬接到山東監察禦史傳回的疏奏,是地崩。
他倒無多少驚訝。
山東那地方,常發生地崩,成化十七年,便有過一次猛烈的地崩。
得益於此,陛下才能承襲太子之位。
但仍需向陛下稟報,他來到西暖閣,卻發現內閣三老先一步到了。
“三公來麵聖,也是為了山東地崩?”
“正是,先見陛下吧!”
西暖閣的門打開,四人一同走進殿中,寒風跟著湧進來。
疏奏呈上,弘治皇帝麵色愈發難看:“如今入冬了,百姓抵抗饑寒尚需殫精竭慮,又遇上如此大災。”
不由期盼著盛世快些到來,百姓有衣可穿,有糧可食。
可盛世又豈是那麼容易?
見陛下露出自責之色,劉健忙道:“陛下,還是先想應對之策。”
地崩過後,房屋坍塌,牲畜被壓死。
如不妥善處置,原本安居樂業的百姓,也會變成流民。
“傳朕旨意,三地免賦一年,押五萬石賑糧,前往濟南。”
入冬了,五萬石糧於三地而言,應當能緩一緩。
……
成賢大街,趙府。
徐源在等朝廷的旨意,他下榻在同年趙庸的宅院。
“沒想到,與預料中一樣,僅是減免一年稅賦,支給五萬石糧,可濟南三地,需要惠民醫館的藥材,敬賢兄可有辦法?”
濟南的城牆和衙門崩塌了,需銀子修繕。
大災之後有大疫,還要大量的藥材救治,光將糧運回去,作用微乎其微。
趙庸想了想,道:“你可知道嚴成錦?此人前些日諫言,要了惠民藥局大量藥材,你可效仿他麵聖。”
皇帝豈是他想見就能見。
別提麵聖,地方官員入京,沒有芴牌,連午門也進不去。
想到這裏,徐源心頭涼如秋霜:“我得先想法子入宮。”
趙庸沉吟道:“陛下能支給賑糧,已是皇恩浩蕩,想見陛下,倒有也辦法,隻是,聞廣兄想要支銀和藥材…”
徐源抬起腦袋,雙眼變得明亮起來。
“能見到陛下即可!”
趙庸道:“每日卯時一刻,陛下會在午門廣庭晨練,你若蹲守前,不必入宮,就能見他。”
翌日,大清早。
徐源來到午門前,凜冽寒風中,果真看到一道黃色人影往這邊小跑來,後頭跟著太監和宮娥。
“陛下,臣徐源,為濟南三地百姓請命!”
四下望去,卻不見周圍有人,弘治皇帝不確定地回頭:“有人求見朕?”
“奴婢沒聽見,想來是風聲。”蕭敬強打起精神,張望看去。
廣庭中,除了被掃起來壘砌成堆的雪,連半個人影也沒有,哪見有官員。
午門外,徐源跪在雪裏,呼嘯的風聲將聲音吹散了,陛下沒聽見?
他想再喊一聲,卻遭禁衛上前驅趕。
正欲請求通融,隻聽身後傳來一道穩慎的聲音:“你是哪裏的官員,何事要麵聖?”
“這位大人,可否進午門幫下官看看,陛下跑遠了沒?”
徐源望著嚴成錦身上的補子,躬身急道。
“陛下應當跑到金水橋了。”
路線是他規劃的,連陛下的步子都精心計量過,嚴成錦當然知道,他就是踩著點進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