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1章 惠民藥局(2 / 2)

蕭敬心中一喜,事無巨細:“嚴成錦調撥了三十石藥材,派了十個大夫,去了山東。”

嚴成錦倒是令行禁止,朕心係山東三地百姓,他立即操辦了。

可是讓朕將惠民藥局的藥材,交由坊間來辦置。

想到這裏,弘治皇帝愁眉不展。

不多時,內閣三老和七卿被召來。

七人分立在兩側,心中知曉,陛下因何事煩擾,卻都在等弘治皇帝開口。

“朕想整飭太醫院。”

李東陽幾人麵麵相覷,卻未作聲。

馬文升率先道:“施欽已押入都察院大牢,陛下再立院使就是。”

換了施欽,還有楊欽和李欽,治標不治本。

良鄉區區坊間的一家藥鋪,卻有成百上千人排隊,惠民藥局明明是善政,卻無百姓青睞。

弘治皇帝不禁懷疑,朕到底是不是賢君?

“謝師傅同朕出宮,就由謝師傅來說吧。”

謝遷站出來一步:“臣以為,立新院使固然迫在眉睫,卻未必能得明心。

百姓不能的感受到朝廷的善政,就不會對朝廷心懷感激,也不會擁護陛下,不利於安撫百姓。

需有人,能將朝廷的善政推行天下,如此,才一舉兩得。”

他說到弘治皇帝心坎裏去了。

惠民藥局看似利民,對於統治者而言,隻是安撫那些貧苦的百姓,要心懷朝廷的恩賜,不要造反罷了。

“嚴成錦倒是給朕諫言一策,但朕不能同意。”

李東陽左右看了一眼,見沒人諫言了,從袖口中抽出一物。

難怪李師傅方才進來時,袖中鼓鼓的,弘治皇帝問:“李師傅,這是什麼?”

“掛號名冊。”

“掛號名冊?”

弘治皇帝和七卿詫異,隻見名單上有條不紊寫著一串串人名。

李東陽苦笑:“不瞞陛下,嚴成錦來找過臣,獻上此掛號名冊,雖有良方,卻無藥材。”

“良鄉不是將生材庫搬空了?”

“藥材都運到山東三地了。”

北直隸多地的惠民藥局,還有藥材,但需朝廷的旨意。

李東陽繼續:“臣倒是覺得,可由太醫院督管,但招納大夫、製定藥價和采辦藥材,可交由良鄉的大夫,自行處置。”

……

嚴成錦在都察院值房,李東陽不忍心看一千多流民病死於良鄉,才答應他請求。

若是不成,他還得想第四部。

惠民藥局,正是後世公立醫院的雛形。

去行政化並不奇怪,反而有利於醫術的精進。

“蕭公公來了,嚴成錦出來接旨。”

吳寬招呼道。

蕭敬清了清嗓子,準備念聖旨。

嚴成錦麵帶猶豫之色:“蕭公公,地上涼,會患風濕的,可到屋裏去?”

就你事多,別人怎就不得風濕?

蕭敬走到值房裏,再清了清嗓子,將聖旨念出來。

嚴成錦不禁有些失望,惠民藥局由良鄉代為管理,但,它還是朝廷的。

沒官就沒俸祿。

這跟顧人打工不給工錢有區別?

不過,大明第一家公私合營的藥局,倒是誕生了。

“蕭公公,念大聲一些。”

“為何?”

“你會被載入史冊的。”

蕭敬朝他翻了了白眼,嚴成錦未開玩笑,後世說不得會這般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