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2章 辯倒兩位六部部堂(1 / 2)

張升見嚴成錦巧舌如簧,心下冷笑:“不能修改大明律,是高皇帝留下的祖訓!

嚴成錦,你若真如詩中所說那般,就不該妄想改律法。

你這是忤逆,何談忠順?”

畢竟是兩朝老臣了,在朝堂上,見過諸多大儒雄辯,口舌雖然比不上謝遷,卻是不若。

你不是要給朝廷獻身嗎?

改製就是口是心非,真想獻身,你應當擁護大明的律法才是!

劉健等人頷首點頭,先前對嚴成錦的欽佩,當然無存。

李東陽暗自歎息一聲,你以兩句詩來取悅陛下和百官,

不想,卻成了絆腳石,年輕,終究還是太年輕了。

弘治皇帝眸中的讚賞,也飛速散去:“張卿家說得有道理,嚴卿家若真如所念的明誌詩般,不該請乞改製才是。”

嚴成錦陷入沉思中,張升和熊繍兩人輪番辯駁,應當先擊破一人。

他目光灼灼地望向張升,祭出第二手:“不知昨日,張元錫是否已向張大人坦明,他乃是良鄉的化學工程師,已領了七個月工錢。”

張升的笑容逐漸凝固,僵硬在臉上,麵色蒼白地望著嚴成錦,

腦子像飛進了一隻黃蜂,嗡嗡嗡,他什麼也聽不清了。

“你……休要威脅本官!”

嚴成錦淡定地從袖口中,掏出一份考卷,還有錄用張元錫的名帖。

昨夜,連夜派人去良鄉取的宗卷。

“是……是我兒的字跡!”張升不敢置信退後兩步,險些栽倒在殿上。

七個月啊!

老夫竟然絲毫沒有察覺,難怪,難怪……半年前就往良鄉跑。

誒!

李東陽和謝遷等人唏噓一聲,深有體會,

去了良鄉的後生,哪一個還肯焚膏繼晷地讀書?

熊繍咬牙切齒,怒視著嚴成錦:“我等在談論律法,你說這個幹什麼?!”

嚴成錦頷首點頭:“現在談論律法。”

“……”李東陽。

熊繍扶著張升的手,勸慰:“張大人不必聽此子胡言,你我應當一同勸諫。”

張升受到重創,雙目微微回過神來,朝弘治皇帝作揖,踏出一步,回到禮部的隊伍中。

熊繍孤零零一人站在朝堂上。

嚴成錦真是陰險啊,顯然是早有準備,否則,豈會在袖口中掏出張元錫的考卷。

百官們麵色各異。

王守仁目光露出幾分崇敬,老高兄,果然還是老高兄。

熊繍和張升都是前朝的老臣,深諳遊說之道。

若能支開一人,請乞就簡單多了。

但刑部常常審問犯人,雄部堂的雄辯和心術,也不簡單,不知老高兄……

“你休想魚目混珠,方才張大人問你,以詩明誌,舉止又衝撞大明律法,你要如何解釋!”熊繍厲色質問。

弘治皇帝微微頷首,朝嚴成錦投來淩厲的目光。

剛才那句詩顯然就是馬屁!

“朕最不喜歡的,便是朝臣在堂上,拍馬屁。”

百官麵色嚴肅,連身子都站直了許多。

劉健頗有幾分幸災樂禍,此子整日想著改製,是該敲打一番。

李東陽抱著手在肚子上,絲毫沒有幫忙的意思。

嚴成錦微微躬身,祭出第三手:“熊大人是刑部部堂,執掌刑責,應當對大明律了如指掌,敢問,明律中,戶律第三條為何?”

眾人的目光落在熊繍身上,這對於熊繍來說,應該很簡單吧?

可熊繍目光凝聚,遲遲不說話。

大明雖有三法司,但真正執掌刑法的,應該是刑部才是,弘治皇帝感到詫異:“熊卿家為何不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