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5章 不要慌,朕有銀子(1 / 2)

嚴成錦料到陛下不信。

朱元璋告訴了子孫,朕派人去探查了這些藩國,鳥毛也沒有,出兵攻打,就是褲襠裏撒鹽,閑得蛋疼。

“臣得知,近來有一夥倭寇,運輸白銀來大明交易,數額龐大,才猜在島國,有似滿加剌國的銀礦。”

這是從送信的倭人身上,追蹤的消息。

石見銀礦雖在島國,可島國人卻一直不知,直到弘治十五年,才被右衛門初步開采。

但開采的白銀,十分有限,需要大明天朝的火力支援。

弘治皇帝眸中的光芒暗淡,露出些許失望:“但這隻是卿家的猜測。”

“陛下不妨派人探查。”

嚴成錦這時反倒希望,張家兄弟能捎個信來。

距離倭人來送信,已過兩月有餘,張家兄弟被撕票了吧?

弘治皇帝陷入沉思,看向嚴成錦的目光,變得動搖起來。

此子諫言,向來有極高的把握。

見弘治皇帝目光猶豫,嚴成錦繼續:“國庫沒有銀子,可內帑有,國庫借內帑的銀子,開啟銀礦時,再充回內帑就是。

若陛下不放心,可讓韓大人打個欠條。”

張升麵色古怪,你讓陛下自己借自己的銀子,然後再打個欠條?

不愧是你啊,本官開辦醮齋請乞銀兩時,怎麼就沒想到。

自從陛下登基以來,開過內帑的次數,不足十次。

誰也不知道,陛下究竟有多少銀子。

可天下有多少皇莊,有多少皇室的商鋪,這些雖不得而知,可以肯定的是,陛下有銀子!

弘治皇帝怒瞪著眼睛,嗔怪道:“你想把朕的內帑掏空?退下吧!朕不想看見你。”

“……”嚴成錦。

在天下設立禦史衙門,形同英宗廢除殉葬製,史無前例,乃是開山之舉。

想說服陛下,非一朝一夕之功。

弘治皇帝最在意的,不是島國的銀礦,而是黃冊上的良田和人口。

徹查黃冊後,雖然得知各地官府和士紳,有隱匿田地之舉。

但至今沒有針對之法,又不敢妄動士紳,就如同一根刺般,紮在心頭。

在地方設立禦史衙門,可很大程度上,減輕良田和人口的隱報。

等嚴成錦和張升退出大殿後,弘治皇帝憤憤道:“朕的內帑是國本,是將來留給太子,締造盛世的底氣,豈能這時取出。”

蕭敬心裏腹誹,朱厚照不敗光您的銀子,咱就叫他爺爺。

陛下終究是對太子,給予厚望的。

可陛下正在氣頭上,他不敢出言頂撞:“陛下說的是,俗話說的好,龍生龍,鳳生鳳,陛下賢明有德,殿下又豈會太差。”

弘治皇帝深吸一口氣,漸漸冷靜下來。

嚴成錦固然讓他生氣,可所言不無道理。

“傳朕的旨意,命內閣和九卿來見朕,嚴成錦留不必了,朕不想見他。”

蕭敬心頭狂喜:“奴婢這就去通報。”

大殿外,

嚴成錦和張升走下禦階,距離奉天殿門,約莫有十丈遠。

張升瞧四下無人,才對著嚴成錦:“老夫幫你諫言了,你準備不足,怪不得老夫,但答應老夫的事,不可反悔。”

嚴成錦是講守信用的人。

況且,日後興許還要和張升合作,

畢竟禮部執掌科舉和祖製,他要改製,就會有人跳出來指著他的鼻子,你又要違背祖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