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察院,值房。
嚴成錦手裏拿著今日的邸報。
坊間的邸報,被老王書坊壟斷,大半個版麵是理學院的消息。
朝中的消息,來於都察院的糾察。
但如今,鄭乾去京城的都察院衙門坐堂,值房裏,隻剩嚴成錦一人。
若他不彈劾,就沒有彈章,所以,邸報空出了一片。
“許久沒彈章,陛下定會追問,要招納新的禦史了。”
明朝的禦史選拔,主要來自翰苑的下等庶吉士。
翰苑,是人才儲備庫。
通常由六部先挑,挑完後剩的“殘羹冷炙”,才輪到都察院和五寺瓜分。
來到翰苑,嚴成錦找老爹的同年屈伸,要了翰林的名冊,又查看了宗卷。
內閣和翰苑學士會不定時考核,將翰苑的人分配到六部,就如同當初他和王守仁一樣。
在宗卷上能看到考核。
“還請屈大人將這三人找來。”
翰林屈伸看了眼名單,這三人雖然考核不佳,卻也足以進六部了,你可真會挑!
屈伸尷尬笑了笑,規勸:“賢侄啊,要不你再換三人,這樣害人,不好。”
如果不是走投無路,沒有人想去都察院。
都察院與六部不同,禦史是七品官,再往上,就是正四品的左右僉都禦史。
七品到四品之間,是空的,想晉升,你就絕望吧。
本還應該一個叫經曆的官職,可這官隻有兩人,弘治皇帝為節省靡費,到現在,也不封一個。
六部則不同,二品至九品,都有官職。
且六部之間,能相互調動,彌補空缺,都察院的禦史,卻很難調入六部。
最重要的是,六部容易選入內閣,為內閣大學士。
翰林院的書生,哪個人的最高夢想不想入內閣,實現自己的抱負。
“本官就要這三人。”
翰苑的值房,頗為熱鬧。
翰林們聽聞保定府出了賊盜,屢次剿賊無功而返,紛紛咒罵保定知縣無作為,要上疏彈劾他。
嚴成錦對翰苑的氣氛,習以為常了。
走進裏院,這裏是翰苑學士張元禎的值房。
翰苑學士是翰林院的部堂,隻設一人。
若想從翰苑要人,需先從經過張元禎同意,再經由吏部調動,四品以下的官員任命,不用經過弘治皇帝。
值房中,一個男子身板挺直,端坐在書案前,五官透露出掩飾不住的正氣。
匠人正用剃刀,修剪他的美髯須。
張元禎在看今天的邸報,不過,是通政司發出的邸報,不是坊間的邸報。
翰苑知悉京城外的事,才能寫彈章。
“大人,都察院嚴大人來了。”
他抬手示意停止修剪,錯愕了片刻,才道:“不見!”
來翰苑還能做什麼?
聽說,都察院把禦史都派到邊陲了,定是來要人的。
嚴成錦大步走進值房:“張大人不願見本官,可是為了兩位楊大人之事?”
他彈劾過楊一清和楊廷和。
張元禎常與二人吟詩作對,在府上小酌,關係就形同……李東陽和謝遷這對好基友。
張元禎麵上微微一扯,生硬地道:“不知你在說什麼。”
嚴成錦也浪費時間:“本官想要這三人,調入都察院充任禦史,請張大人向吏部遞名冊。”
名冊放在書案上,張元禎輕飄飄地看了眼,差點跳起來:“你這不是害人!本官已安排去戶部和吏部觀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