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卿家,打還是不打?”
尚真深吸一口氣,將決定權交到大臣手中。
大臣們你看我我看你,琉球休養生息多年,才養出來一萬多的兵力,不敢冒險。
“王上,不如先試探王守仁的實力。”
“雖然這樣做會有冒犯,但臣也認為,他不會打仗。”
永祿大夫和隆德大夫,先後躬身說道。
尚真也不確定,王守仁會不會打仗,
隻聽說他幫助許進忠平定黎亂,是大明皇帝老師王華之子。
他屏息思索片刻:“就依卿言,若王守仁有將才,琉球就出兵?”
“若王守仁有將才,攻打薩摩國至少多幾分把握。”
“且若戰敗,有損大明威嚴,大明皇帝不會坐視不理。”
永祿大夫分析得井井有條,是朝中的老謀士。
王守仁輸了,就再向大明借兵,大明總不會看著琉球亡國吧?
各位大臣也覺得有道理。
有大明作為後盾,就算北進的軍隊吃癟,派兵前往京城求援,也未嚐不可。
尚真決定親自見王守仁,帶他來到靶場:“王大人,並非本王不信任你,隻是不知王大人有無將才,他是我們麾下最好的箭手。”
身形魁梧的親衛,朝王守仁微微行禮。
王守仁看了眼旁邊弓箭:“王爺想要比箭?”
“嗯!”
王守仁拿起一石大弓,手指撥動弓弦,試了試鬆緊。
緊接著,搭上一支長箭,雙目如鷹眼般銳利。
嗖!
尚真王和大臣們屏住呼吸。
距離有八十步遠,長箭沒入草靶,箭尾猛烈搖晃。
士卒小跑過來:“回稟王上,正中靶心。”
拉開一石的弓需要極大的力氣,在保持這樣的力氣下,想要保持準頭,極難。
況且,足有八十步遠。
還射中了靶心!
說話間,王守仁又拉起了弓,嗖嗖嗖,接連射出三箭。
“王上,三個靶,全是靶心。”
尚真王目瞪口呆看著王守仁的弓。
大臣們麵露驚訝之色,想不到瘦弱的書生,弓馬嫻熟到八十步一箭必中的地步。
那將要跟王守仁比試的親衛,變得心虛起來:“不如在馬上比試?”
尚真王命人牽來兩匹馬,兩人用同樣的弓,跨上馬背,快速飛奔。
王守仁雙手脫韁,握著弓箭,雙腿蹬在馬鐙上,盡管顛簸起伏,卻如履平地。
“嗖!”
箭矢射出,正中箭靶靶心。
尚真和永祿大夫們驚得發呆,有點意猶未盡的感覺。
王守仁抱拳道:“承讓!”
“本官還會兵法,會刀槍棍棒,若尚真王還想不信,本官就回大明了。”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讓尚真王信服,是為了更好地統禦琉球士卒。
若與琉球的官員不能同心協力,這場戰役還沒開始打,就輸了。
王守仁在鑽研心學,故而對軍心比以往更看重。
心外無物。
隻有眾將士心中對將領抱有期望,認為必丁會勝時,士氣才會所向披靡。
若連尚真王都不相信他,又談什麼士氣。
尚真王深吸一口氣,仿佛做了一個艱難的決定:“拿沙盤來!這一萬將士的性命,就交到王大人手中了。”
大臣麼目光流轉,無奈地歎息一聲。
王守仁看著沙盤中的地勢。
薩摩國位於島國的陸地上,占據了島國的南部。
如今的國王是島津忠昌,一個極為厲害的文武雙將,統領著清水城和薩州島,等眾多領地。
其祖上在江戶時代,曾經是島國的大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