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卿家但說無妨,缺漏之處,再由內閣三位師傅補充就是。”
還不等嚴成錦稟報,蕭敬先小聲道:“陛下,嚴成錦用他爹安定伯的名義,在京城購置私宅和田地,交易銀兩,高達三十七萬兩。”
弘治皇帝瞪大眼睛,朕的小小金庫,也沒那麼多銀子!
李東陽驚訝,嘴巴能塞下一個瓜。
也就是說,從府邸出來,每走五百步,就有一座嚴成錦的宅子。
劉健幾人滿臉不可置信。
就算安定伯在邊境不花銀子,你們父子兩的俸祿加起來,也不夠兩萬兩啊!
嚴成錦茫然不知所措,但很快就鎮定下來:“是臣買的,不過,這些都是家父和王大人賣書賺的銀子。”
弘治皇帝看向嚴成錦,不悅:“嚴卿家的辦法,就是購置私宅和田地?”
“重新定價大明寶鈔的價格,由儲銀,發行對應數量的寶鈔,就能吸納這些白銀,不引起銀價變動。”
大明寶鈔之所以不值錢,連朱元璋都不愛用。
就是因為,寶鈔的價錢和白銀的價錢對不上。
李東陽幾人全神貫注,有點沒聽明白。
“可是寶鈔貶值,何人會用?”韓文覺得不可行。
紙筆肯定是能用的,否則後世怎麼不用銀子和金子流通呢?
大明寶鈔和軟妹幣,其實都一樣,隻是個交易的符號。
嚴成錦繼續:“這便需要朝廷的公信度,臣說了,還請陛下不要怪臣?”
“嚴卿家說吧。”
“當今朝廷,最有公信的人,非陛下莫屬,而最有公信的商號,非良鄉莫屬。
若陛下能將良鄉定為朝廷的商號,發行新式銀票,不管納入多少銀子,朝廷皆可控製。”
韓文不樂意:“為何不用國庫?!大明寶鈔向來是官府發行。”
“國庫無公信,百姓不相信國庫,卻相信良鄉商會。”
說是百姓,其實是商賈。
普通的百姓,哪裏能湊夠一張寶鈔的銀子,能解決溫飽就不錯了。
所以,寶鈔還是在商人之間流通。
而良鄉再過幾十年,或許能大到支配大明的商業。
弘治皇帝麵色嚴肅:“可這是國銀,朕怎麼可以交到商賈手中?”
“陛下誤會,隻是借良鄉的名頭,實則還是歸都察院的經濟司,屬於朝廷。”
劉健蹙眉:“為何建了商號,可以穩定白銀的價錢,諸公明白?”
李東陽幾人搖搖頭。
嚴成錦犯難了,大量銀子流入,會引起通貨膨脹。
但這個道理,是無法說清楚的。
弘治皇帝在考慮得失,逼視的目光投向嚴成錦:“良鄉商會能獲得什麼?你如實說。”
還是瞞不過陛下啊,嚴成錦道:“信用。”
若是一家坊間商會能製造一種新貨幣,就像後世的螞蟻,那他,就是大明的馬爸爸。
到時候,他也能自豪的說一句:本官對銀子沒有興趣。
李東陽幾人陷入沉思。
似乎對於朝廷而言,並沒有損失。
嚴成錦道:“百姓不信任大明寶鈔,故而,陛下需先廢除大明寶鈔。”
李東陽等人吃驚不小。
自從這小子當了官,改祖製,已經變成日常事項了。
“可寶鈔是……”
“並不違背祖製,陛下廢除寶鈔後,再發行弘治銀票就是。”
弘治銀票,當然是嚴成錦臨時想出來的。
不管叫什麼,終究隻是交易符號。
諸公明白,這是換湯不換藥,便不反駁了,打心底,大明寶鈔,連他們自己都不愛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