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牙行的廂房出來,坐上馬車,準備回京。
朱厚照滿臉篤定:“你認識那書生,為何不想讓他考舉?”
“臣未如此想過,殿下多慮了。”
雖然嚴成錦這麼說,可朱厚照卻是不信。
老高哪裏關心過傳世學院?
專程從宮裏趕來,他就覺得不對勁。
難道,嚴嵩真是個人才?
一道青影子奔襲而來,勒緊韁繩,馬急促停在馬車旁。
錦衣衛翻身下來:“嚴大人,陛下口諭,不可將那入京趕考的書生,任命至理學院,誤他人前途。”
陛下重視輪才大典。
設例,國子監收的生員,從各府州縣中,挑選優秀的貢生。
良鄉理學院,則是從販夫走卒,流民衙吏中收取子弟,兩不相幹。
嚴成錦略微沉眉。
嚴嵩在後世被認為是明朝六大奸臣中,最冤枉的人。
初入仕途時,一身正氣,甚至十分痛恨劉瑾和張彩等貪官權宦,埋怨楊廷和把持朝政,妒賢嫉能。
史書的記載便正確嗎?
也未必,世間不乏亦正亦邪之人。
徐階初入仕途,也是寧死不折的人,痛惡貪官。
鬥張驄失敗,被下刑部大牢準備處死,在一番周旋下,被流貶福建,視死如歸。
可當上首輔後,他還是忍不住貪了。
史書畢竟隻是由後人撰寫,嚴嵩當權幾十年,可以像李世民命史官美化自己。
史官為討好嚴嵩,刻意增刪事跡。
嚴嵩年輕時,究竟真實性情如何,還有待考量。
如果真如後世記載那樣,秉正清廉,他自然不會阻撓為難。
若腳踏正邪兩條船。
此人不可為官,否則禍害百年,乃嚴府子孫後代的大敵,須剝奪科舉的資格。
回到府中,嚴成錦在紙上寫寫畫畫,打心裏,他希望是嚴嵩是個好官。
人性經不起考驗,可古人的人性,卻能經得起考驗。
他們接受接受儒學,為大義獻身,樂善好施,朝聞道,夕可死,奉行君子之道,所以,才有那麼多可忍受屈辱的清官。
設置的題目並不難。若連這點考驗也經受不住,嚴嵩真是大大的壞。
在書房裏,朱厚照好奇的轉悠一圈,老高這狗東西,極少讓他進入書房,今日終於讓他進來了。
書架陳列有序,乃獨立的一座樓宇,內陳與宮裏的文華殿相似,卻小許多,藏書齊全。
字畫也不少,還有一幅清明上河圖。
打開窗子,外頭能看見碧綠的小湖,風光極好。
“殿下可否幫臣一個忙?”
朱厚照提防著他,雖說他視老高為兄弟,可老高總是坑他:“你先說,本宮看要不要收銀子。”
若是挨揍之事,定要銀子補償。
心中卻躍躍欲試,恨不得嚴成錦所托的事越危險越好,這樣就能開個天價。
嚴成錦在朱厚照耳邊輕語幾句。
朱厚照瞪大眼睛,眉飛色舞:“雖然不是偷真的考題,可也會激怒父皇,本宮就收你一萬兩吧?”
西北延綏要打仗了。
招兵買馬刻不容緩,可他才存了五萬兩銀子,能招募和裝備一支八百人精銳。
距萬人大軍,還差五萬兩銀子。
嚴成錦想揍死他:“五千兩,殿下不幹,臣就作罷。”
“好吧,你先給銀子。”
……
良鄉,藏書閣。
讀書人就像寺廟裏聽主持講道的和尚,坐得端端正正,三兩衙役搭起高台,似乎要唱戲。
嚴嵩不解看向旁人:“有戲子賣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