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車水馬龍,人聲鼎沸。
貢院的秋闈答卷,終於進入了閱卷的環節。
嚴成錦看見李清娥來送李東陽,給他也準備了一個食盒:“嚴大人,小女多做了一份。”
“謝過清娥姑娘。”嚴成錦伸手接過。
李東陽不懷好意地看著,貢院鎖院這幾日,本官看你吃什麼?
閱卷官進入貢院後,大門咚地一聲,關上了。
嚴成錦跟著閱卷的文吏往裏走。
窄小的偏房中,擺放著五張書案,每張書案可以坐兩個閱卷官,整個貢院隻有三間閱卷偏房。
閱卷官遇到可欽定為解元的卷子,需交給李東陽和嚴成錦來評定。
巡視時,嚴成錦看見一個翰林閱卷極快,左右掃視兩眼,便落筆打分。
一台沒有感情的閱卷機器!
李東陽眼珠子都直了,這小子進來什麼活也不幹。
“別看了,快閱卷!”
“不是下官不想閱,是怕害了別人。”
李東陽明顯噎住一下,一副氣急敗壞的樣子,你分明就是不想幹活!
嚴成錦說的是實話。
三元及第,是靠背老爹寫的答案,臨時抱佛腳考來的。
經筵的講義,是由王越和程敏政友情提供。
雖然在外頭一副世外高人的模樣,實則四書五經的底蘊,遠不如翰林。
連題目也看不懂,就如同給作文打分,需很高文學素養和評判標準。
讓他閱卷就是害人。
很快,那個翰林起身捧著試卷來找李東陽,欣慰道:“大人,秋闈解元出來了!”
才過了半日,還有大半的答卷沒閱,就敢說解元出來了?
值房中,閱卷官的目光皆落到那份卷子上。
李東陽仔細閱覽全文,撫須笑道:“不錯,答得好!”
為了防止舞弊,陛下命人將答案抄在新的試紙上,辨認不出字跡。
但嚴成錦從闡述風格和行文句式就知道,不是嚴嵩的卷子。
“區區半日,怎能輕易決斷解元,你叫什麼名字?本官要扣你的俸錢!”
那翰林臉色綠了,自信閱的卷子無錯:“下官費宏,詹事府侍講,是率禮部官員閱卷之人!”嚴成錦微微吃驚一下,難怪閱卷如此迅速。
費宏,是明朝最年輕的翰林,當然,這是在他沒有穿越的情況下。
此人狀元及第,極有才華,但由於弘治皇帝偏愛老臣,所以遲遲得不到重用,一直在詹士府和翰院當值。
朱厚照登基後,才起用,並一路升至內閣大學士。
這家夥未批閱一張卷子,有何臉麵在此汙蔑?李東陽正色道:“這張卷子答得極好,行文與思慮頗為成熟。”
有種穩重之感,堪比大儒執筆。
幾位閱卷官看過,交口稱讚。
第一與第二、第三其實相差不多,欽點誰為解元,純看顏值和主考官心情。
身為主考官,嚴成錦有欽點解元的權力,他想欽點嚴嵩為解元。
楊慎在史上的名聲,來源於文章和詩賦,被稱為明朝三大才子之首。
但在仕途上並無建樹。才能遠不如嚴嵩,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官場。
“這位考生也答得極好!李大人你快看看。”另一個閱卷官將卷子送來。
“如今欽定誰為解元,還太早了些,不如閱卷完畢,嚴大人與李大人再決擇。”一個翰林提議。
“也好。”
禮部比往年多派了五個閱卷官,短短五日,能進榜者,全部擺放在嚴成錦和李東陽的案頭。
該填榜了!
能提名解元的答卷有三份,不知有沒有嚴嵩?
嚴成錦倍感舒暢,今日就能出院了。
李東陽心裏暖嗬嗬的,閱卷官喜笑顏開的圍在書案旁,接下來,就是見證奇跡的時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