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成錦仔細想了許久。
朝廷的銀子不花在刀刃上,就好比上一世,有錢不會投資。
遲早會敗光家產,被西方超越。
況且,這些銀子還是掠奪來的。
兵部秦紘沉眉,看向嚴成錦:“你想出兵朝鮮、安南和琉球?它們都是大明的朝貢國!大明乃禮儀之邦,抓朝貢國子民為奴,豈不破壞了朝貢關係?”
馬文升點頭:“隻有抓來的戰俘,才會甘為力役。
抓幾十萬戰俘來大明,就算出兵,也沒有如此多兵力。”
韃靼和女真就常常抓邊陲的漢人,當奴隸,做奴仆。
沒有人會甘心到他國當力役。
大臣們點頭,認為嚴成錦的計策,需要征服他國才能實現。
正在這時,王守仁微微躬身:“臣以為,嚴大人說的對。
臣出使安南和琉球,見那裏的百姓生活貧苦,屋舍為青石所壘,食不果腹。
若朝廷征召,許諾溫飽,臣想,會有許多藩民,欣然前往。”
明中期時,太平洋這一片,還是大明說了算。
大明的流民,尚且食不果腹,更遑論像琉球和朝鮮。
朝鮮的百姓,多以打獵和挖藥材為生。
島國正處於戰國時代,到處都是戰火。
安南新王登基,很快就要上演黨派鬥爭大戲。
唯一盛世太平,隻有大明。
嚴成錦躬身:“王守仁說得不錯,陛下邀他國子民,來大明共享盛世,是他們的福氣。”
如上一世的笛拜,多少人跨國去搬磚。
正常基操罷了,閑置在國內,這些人反倒沒有生路。
劉健撫須:“拓寬運河,至少需三年,這並不能解決淮揚的漕運幹涸。”
弘治皇帝正色起來,他最關心的,是解決漕運幹涸的兩全之策。
戶部給事中劉鴻襄眼神微眯:“這就是嚴大人的兩全之策?”
此子該不會不敢碰海禁了吧?
應該是了,這兩日朝中鬧得沸沸揚揚,他應當聽到了風聲,不敢犯禁。
楊寶成心中暗想。
嚴成錦道:“淮揚漕運,可以疏通河道放水,給百姓灌溉。”
弘治皇帝道:“那士紳的貨運,還有朝廷的漕船如何處置?”
百官看了過來,就算士紳不運貨,朝廷也要運糧吧?
終於要來了嗎?開海禁!
最終還是要開海禁啊。
百官突然緊張起來,好奇地打量著嚴成錦,卻看見他一副不打算再說的樣子。
正在這時,都察院中一道身影微微躬身,劉來沉聲:“臣請乞,開海禁!”
百官滿臉愕然,嘴角抽搐一下。
鬥誌昂揚對付嚴成錦,半路卻殺出個程咬金。
這人是劉公的兒子吧?言官們有些懵然了。
劉健如遭雷擊般,海禁是祖製,可他從來沒想過,諫言開海禁的人,是自己的兒子。
“劉公?快叫禦醫!”
“嚴成錦!你還是人嗎?”
謝遷扶了劉健一把,才沒有倒下,劉健擺擺手,緩了緩神,強忍著沒有失態。
嚴成錦心中暗鬆一口氣。
這招果然奏效,先把劉健幹掉了。
弘治皇帝怒了,分明是此子想開海禁:“嚴成錦,為何要開海禁?!”
“陛下,此子狼子野心,竟唆使劉禦史!”翰苑的言官不忿。
嚴成錦從袖口中,抽出長長的地圖:“陛下請看。”
蕭敬將輿圖打開,呈到弘治皇帝麵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