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能滿不在意地應了一聲,砰地關上門。
……
翌日,清晨。
又議到安南斬殺大明使臣的事。
弘治皇帝麵色陰雲密布,安南之事不知道怎麼處理才好。
國庫空乏,一旦開戰,動輒幾十萬靡費。
隻為爭一個麵子,就要花去幾十上百萬銀子,並不理智。
昨日散朝後,諸公仍然在議論此事,一直遲遲未定。
弘治皇帝冷靜下來:“諸公以為,是出兵,還是不出兵。
朕想了一夜,嚴卿家所言有理,此事,確像亂臣借朝廷之手,除去安南國王。”
給他人做嫁衣,心中也很不爽。
柴升道:“若朝廷不出兵,西南必定大亂,臣以為,該出兵!”
自永樂之後,安南一直肆無忌憚的侵擾西南。
朝廷不管不顧的態度,才讓他們囂張跋扈。
若殺了使臣,還能相安無事,一直穩定的西南,將會從此開始受安南侵擾,就連暹羅、吐蕃等國,也會效仿。
馬文升道:“柴大人說的不錯,為了西南的安定,要出兵!”
“陛下,李兆先運回的銀礦,僅能煉出九百七十萬兩白銀,如今又要出海了,還有修整大運河的糜費。
朝廷攻占安南,能做什麼?”韓文不讚成出兵。
戰爭不能掠奪,就是賠本的買賣。
正在這時,都察院一道不刺耳的聲音加入群聊:“臣或許,有一個兩全之策。”
弘治皇帝看向嚴成錦,幹咳一聲:“嚴卿家說看。”
“郡縣安南!”
此話一出,諸公麵色微動,顯然明白了嚴成錦的意思。
永樂年間,成祖就曾郡縣安南,將安南作為大明的疆域。
但朝廷要派重兵駐守,消耗靡費,又得不到好處,後來,就當作累贅丟了。
謝遷轉過頭:“嚴大人的意思,將安南作為朝廷的郡縣?”
柴升還以為是什麼高明的辦法:“永樂年間,早已有過郡縣安南,此乃折損靡費之舉。”
在後世,安南是世界第二大米出口國,可見其產糧實力。
安南全境都能種植大米,但朱棣並未發掘這塊土地的價值。
拿下安南,朝廷將擁有第三個魚米之鄉。
嚴成錦道:“臣想,將安南作為朝廷第十五個布政使司,據臣所知,安南產米,勝過江南。”
弘治皇帝和百官瞳孔猛地一縮。
江南,占據朝廷賦稅的半壁江山啊!
劉健詫異:“朝廷怎麼不知道?”
“安南常年內亂,百姓無法安心耕種,且又缺乏農具,荒地無法開墾,才令朝廷被蒙蔽。”嚴成錦道。
安南如此挑釁大明,正好給大明一個出兵的機會,將計就計。
弘治皇帝倒是不知道,安南土地如此肥沃:“嚴卿家如何知道,安南的良田肥沃?”
李東陽有些擔憂地看向嚴成錦。
不過,見此子並不慌亂,顯然早有準備。
嚴成錦看向韓文:“敢問韓大人,安南每年向朝廷交換多少大米,可有拖欠?”
韓文道:“足足有六百萬石左右,從未拖欠!”
嘶!
大殿中一片安靜。
朝廷收秋糧,僅僅一千五百萬石左右。
安南一個小國,竟能用六百萬石糧,交易鐵具?
嚴成錦也嚇了一跳。
隻有一種可能,安南朝廷,往死裏剝削百姓。
弘治皇帝板著臉,竟有些激動:“韓卿家怎麼不早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