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治皇帝變得極為好說話,笑容可掬:“從朕的內帑中出。”
韓文心中大喜,忙躬身:“謝陛下!陛下聖明!”
“一會兒,國庫給朕打個欠條。”
“……”韓文。
不過,關稅收的銀子多,等稅銀收回來,陛下這區區二百萬兩,不在話下。
“臣遵旨!”
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漢武帝攻打匈奴時,花費的錢占據他在位時,財政收入的三分之二。
百姓家中的鐵具都被融成兵器。
沒有銀子,連仗都打不起,受外邦欺負隻能忍著。
嚴成錦暗自慶幸,西北長城修好了,暫時不必與韃靼交戰,可以安心改製。
曾鑒看向弘治皇帝,有些擔憂:“陛下,拓寬大運河工程巨大,由誰負責?”
魏紳身軀微微一動,新修運河能令南北通船更多,增加商稅收入。
誰督造完成,就是大功一件,且江南富庶之地,京官到那兒出差,不知能收多少銀子!
“陛下,臣舉薦戶部劉鴻襄督工。”
柴升眼底閃過一抹猶豫的光芒,遲疑片刻,躬身:“掌管萬人,猶如掌管軍隊,臣舉薦,兵部楊同,督修揚州河段。”
這兩個人分明是想培養自己的心腹。
大運河修好後,若增加朝廷稅收,陛下一定會重賞督工的大臣。
嚴成錦仔細思索片刻,不急不緩道:“臣也有人可以舉薦。”
內閣很快就要有位置了,馬文升會和曾鑒一起致仕,最有可能從他們三人中選,要盡早在朝廷中部署勢力。
老臣沒有一個支持他的。
宋景和王守仁的官職,太小了些。
劉健道:“督掌十萬番人不是兒戲,陛下,不如我等先商議後,再做定奪?”
弘治皇帝頷首,十萬番人不論放在哪裏,都是一股不可小覷的勢力。
若反抗朝廷,會一片大亂。
……
刑部,值房。
魏紳捧起茶喝了一口,心思卻在督修大運河的任命上。
想升官,需立功勞,文官不上前線打仗,隻能通過治水來立功。
修大運河有兩利,一則治水,二則增加稅銀。
“治水是朝廷的大患,劉大夏單憑治水,就升至兵部侍郎,官聲也得益於此。”
“不錯,不知嚴成錦會舉薦何人?”柴升應道。
“愚弟猜測,是宋景。”
……
工部,值房,
嚴成錦來到值房中時,宋景正在繪製順天府貢院的修繕草圖,謝丕繪製另一角。
“你們可懂修橋?”
“與徐主簿學過一二,還算精通。”宋景道。
徐見舟,是新任的工部營繕清吏司主簿,修過京城大大小小的橋。
“若是五十丈寬的大橋呢?”
修建一座大橋極難,技術達不到,古人通常是乘船渡江。
趙州橋也才二十丈不到。
宋景頓時語塞,天下豈有五十丈寬的大橋。
曾鑒抬了抬眼皮,差點沒罵出來,這小子張口就吹牛逼啊!
“賢侄啊,昨夜大婚,沒少喝吧?”
謝丕卻咬咬牙道:“這個……下官想試試,不知嚴大人還記不記得,還差二兩,下官也升總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