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丕將圖紙奪回來:“爹怎麼不敲門?”
“陛下與內閣已決定,命兵部主簿楊同,前往揚州督修運河,你畫這個給他諫言,也無用。”謝遷道。
“嚴大人的理學堪稱是祥瑞,爹可知道,此橋長五十丈?”
謝遷愣住了,眼睛瞪得宛如雞蛋般,險些要掉下來。
往常渡河,要坐渡船,但渡船沒次拉的人和馬車有限,且往返麻煩,還有沉船淹死的風險。
見到父親驚愕的神情,謝丕道:“不錯,此橋造出來,更造就天下商貿的繁榮,來往商貨,不必再等渡船。”
百官坐於高堂之上,口口為了百姓,可能做的卻有限。
但理學的一舉一動,皆造福天下蒼生。
這是謝丕願意投身理學的原因。
“這是誰給你的?”謝遷回過神來。
“恕孩兒不能相告。”
是了,嚴成錦!全京城除了他不能透露姓名,還能有誰?
……
翌日,大清晨。
嚴成錦隨著百官徐徐走進大殿,站定後,看了柴升一眼。
弘治皇帝坐在禦座上,張口道:“督修大運河之事,朕與內閣商有了定奪,由兵部主簿楊同督修揚州段,戶部主簿劉鴻襄督修通州段。”
嚴成錦心中咯噔一下,陛下或許猜到,他要諫言宋景,但宋景太年輕,陛下還是相信老臣。
柴升和魏紳心頭大喜,準備謝恩。
此時,一道很討厭的、不急不緩的聲音響起:“臣以為,不可!”
謝遷轉過頭,此子果然要諫言啊。
“嚴卿家,有事便直言,你要舉薦誰?”弘治皇帝豈會看不出來,此子也有人要舉薦。
“臣要舉薦,謝丕和方學!
方學督修長城,足足有一百餘萬人,未曾發生大亂,將長城督修成,功不可沒。
而謝丕,曾在安陸州治水,開掘八條河道,善用火藥炸河堤,可縮短工期,節約靡費。
此二人,才是督修大運河的不二人選!”
他若入閣,必須有人掌管都察院。、
都察院衙門的職權,涉及經濟、司法、官員的考核,不可落於旁人手中,這些都是要提前考慮到的。
若方學能升至副都禦史,就能升本部部堂。
弘治皇帝遲疑片刻,方學的確是不二人選,督修長城掌管百萬人。
柴升忙道:“陛下,番人豈能和流民等同?”
“兵部督管,無非是同看管力役那樣,用鞭子和棍棒管教,與隋煬帝何異?此舉,反而會逼得番人造反。”嚴成錦道。
“不用鞭子,如何督管?”兵部主簿楊同反駁。
“用心學,下官在督修長城時,與流民同吃同住,能吃飽飯,他們便不想造反,甚至會督管他人。”方學道。
劉健撫著胡須,方學能管住長城百萬流民,確實有本事。
弘治皇帝心中一動,打算除去楊同的名額:“那就由方學代替楊卿家,督修通州段吧。”
魏紳幾人看向嚴成錦,隻見,此子又欲諫言,該不會兩個名額都想要吧?
嚴成錦微微躬身:“江南商貨繁榮,大運河拓寬後,兩岸若無橋梁,必定影響通商。
臣有一物,或許,能搭建一百丈長的大橋。”
嘶!
百官倒吸一口涼氣,一百丈?
謝丕也嚇了一跳,將一摞圖紙呈上:“陛下,這是運河大橋的圖紙。”
謝遷心中忐忑不安,完了,陛下正要派我兒去督修運河了。
弘治皇帝眼睛微微眯著,從未見過這樣的橋:“那就由謝丕督修揚州段,方學督修通州段,即日啟程。”
魏紳和柴升相視一眼,嚴成錦能修一百丈大橋?
此子總是有始料未及之處,令人防不勝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