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紳期待京營發兵安南,瓜分皇室的財物。
朝廷售出的國債,有三百股。
一萬兩一股。
意味著,將有三百個士紳受益,能瓜分到安南皇室龐大的財物。
刑部,
魏紳邀柴升來值房喝茶,想打探兵部的消息,笑道:“柴大人買了幾股?”
“都察院諫言陛下,官員隻準半股,本官自然是半股。”柴升道。
魏紳還以為,柴升會耍些手段,讓旁係冒名購置。
不成想,他竟說一不二。
“京營何時出兵?”
柴升也疑惑:“若即將出兵,按理應該開始籌備軍糧,整飭兵備,可陛下並沒有傳旨意。”
身為兵部尚書,兵部有職權調動京營,他應該知曉才對。
翌日,早朝。
英國公張懋站在柴升旁邊,他來問陛下出兵時間,向戶部支軍餉。
“陛下,聖旨的期限還有五日,該準備出兵安南了。”
弘治皇帝麵皮微抖動,看向劉健。
但劉健低下頭去,不知如何作答。
京營,不會出兵安南。
此事,隻有弘治皇帝、劉健、李東陽、謝遷、嚴成錦那個家夥知道。
弘治皇帝道:“此事還早,不急。”
張懋皺眉,陛下該不會反悔了吧?
“調撥軍糧需半月,還有準備輜車、戎甲、劍盾,需月餘,臣已經晚了。”
柴升也躬身:“坊間士紳,都盼著瓜分安南財物。”
“朕知道了,退朝吧。”
百官麵麵相覷,他們都買了國債,五千兩啊。
陛下不會想白嫖吧?
嚴成錦退出大殿,準備回都察院值房。
卻見小太監鬼鬼祟祟地跑來:“嚴大人,陛下召您去東暖閣。”
不用想也知道,是議京營出兵一事。
嚴成錦也怕王守仁失期。
安南和京城,相隔萬裏,道路不便,又要穿過南方重巒疊嶂。
運送大批的財物,會拖累行軍速度。
到東暖閣時,劉健和李東陽三人都在。
劉健道:“瞞著士紳無用,若還不調軍餉,百官必會知道。”
弘治皇帝想了想,看向嚴成錦:“百官購置國債者,有多少?”
“三百人整,共計一百五十萬股。”
能在短期內,掏出五千兩現銀的官員,並不多。
皆為六品以上大臣。
士紳以為是三百人買國債,實則是四百五十人。
“還有五日,王守仁何時回來?”
“臣也不知。”
拖了四個月,再不出兵,士紳就會懷疑。
百官若知道,朝廷這樣侵吞銀兩,也不會善罷甘休。
可能連弘治銀票的信譽,也會受到影響。
謝遷道:“不如,告訴英國公、韓文和柴升三人?”
嚴成錦卻搖頭:“下官以為不可。”
“為何?”
“據臣所知,四月前,英國公便在操練士卒備戰,若知不能出征,隻怕會想不開。”嚴成錦看向弘治皇帝。
弘治皇帝猶豫片刻,道:“先等五日,若王守仁不能回來,便命二十萬大軍出征。”
嚴成錦道:“臣相信王守仁,不會失期。”
王守仁行事深思熟慮,豈會沒料到需留足歸期。
這時,京畿外。
一匹快馬飛速趕來,正是隨王守仁出征的京營騎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