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章 他又想變製!(求月票)(1 / 2)

柴升躬身道:“甘蔗種在水田中,占用糧食的耕地,臣以為不可!”

種甘蔗,與種桑葉一個道理,占用民田。

蔗渣不值錢,但田值錢。

“臣讚成柴大人,蔗渣不值錢,若紙張不值錢,也不好征稅。”王瓊考慮到賦稅。

紙張一文不值了,征不到幾個銀子。

嚴成錦從袖口中掏出一物,柴升和王瓊臉色緊張。

“陛下請看,這是臣繪製的大明山河盛世圖。”

蕭敬愣了一下,踩著碎步走下來,將圖接了過去。

弘治皇帝嘴角挑了挑,看不懂這圖是什麼意思,黃一塊青一塊紅一塊的。

“嚴卿家,這圖怎麼看?”

“黃色為我朝的穀物分布,青色為茶葉,紅色為棉花。”

這麼一說,馬上就變得豁然開朗。

難怪,江南黃色為主體,青色和紅色交夾,江南本就是魚米之鄉,穀物為主。

廣東則是花花綠綠,顏色斑駁,代表著各種穀物皆有。

嚴成錦在圖上畫了一大塊:“甘蔗雖少,卻能在兩廣種植,臣請諫朝廷,在南方增設農產易市衙門,此乃是盛世的關鍵。”

封建社會,最有價值的資源是土地。

他繼續道:“大明掌控東方一半疆域,地大物博,卻未將土地的價值利用起來。”

就如後世的稀土資源,沒掌握稀土的開發技術前,稀土以低廉的價格賣到國外。

掌控稀土的開發技術後,稀土價格漲了十倍。

土地的正確開發方式,是耕種,如今大明的海禁已開,缺的是商品的種類。

但大明的棉花、甘蔗、黃麻等經濟作物,始終無多少人種植。

傷農。

一來,是會侵占百姓原本不多的良田。

若由朝廷的屯田營種植,則不會傷害百姓的土地。

二來,百姓不知道賣給誰。

弘治皇帝有點反應不過來,一臉茫然:“農產易市衙門?”

諸公滿臉問號,以至於大殿陷入沉寂中,可又裝傻充楞,不願請教嚴成錦。

劉健隱隱猜測:“可是茶馬易市?”

“劉公睿智,但與茶馬易市有些不同,百姓是賣家,朝廷是買家。

諸公可知,百姓為何不敢種棉花、甘蔗和黃麻等物?”嚴成錦問道。

“為何?”

“因為不知賣給誰。”

種稻穀賣不出去,還能自己吃,種棉花賣不出去,隻能爛在地裏。

百姓不敢用僅有的田地,去種其他植物。

導致棉花等物雖有價值,卻一直推廣不開來。

嚴成錦道:“百姓將種植的農產,賣給朝廷,換取銀子,棉花和甘蔗等物普及,可緩解百姓饑寒,盛世可待。”

大明是人口大國,就注定了它也是農業大國。

否則,光是饑寒就能把大明拖垮。

談何盛世?

“陛下,他這是變製!他又要改製了!”

柴升算是聽明白了,饒了一大圈,此子的目的,是改製!

諸公如夢初醒,瞪著嚴成錦,差點就讓這個家夥騙過去了。

張家兄弟一愣一愣,望著嚴成錦。

“柴大人所言不錯,新立衙門,確是變製。”嚴成錦道。

朝廷以買家身份,收取百姓的農作物,是頭一次。

弘治皇帝蹙著眉頭:“這不是與民爭利?朝廷向來不插手坊間的買賣,你竟要朕出銀子,收購坊間的貨物?”

高皇帝有製規定,不可與民爭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