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3章 立旨意(1 / 2)

弘治皇帝對經濟所知不多,往朝並無專門開設衙門向百姓采辦的先例。

高皇帝留下祖訓,不得與民爭利。

朝廷跟百姓做買賣,又違背祖訓了。

且他不能決斷,此舉對於天下的利弊。

劉健幾人大抵臉色皆如此。

“嚴卿家,朝廷無此先例,此舉會不會太突兀了些?”

柴升頷首點頭:“陛下所言甚是,九邊吃緊,裁減用度還來不及,你還要增設衙門。”

百官用力點頭,不讚成嚴成錦設易市衙門。

嚴成錦道:“有先例,九邊繳納米麵,換取銀子就是先例。

百姓怕被剝削,不敢賣給士紳。

朝廷明碼標出各番物價格,下旨各地禦史衙門,是最快推行番物的辦法。”

李東陽默不作聲,眼下番物推行不下去,朝廷並無易市衙門的先例。

弘治皇帝不知後果會如何,懷著忐忑心情開口:“先在兩京十五道的主府試行,以觀後效。”

謝遷等人眸中錯愕。

若增設易市衙門,科舉取士就要比往年增多。

再加上新增海南布政使司,翰林苑的翰林都快不夠任命了。

劉健問道:“陛下,易市衙門歸附於何部?”

朝中有六部和五寺,掌管天下大小衙門機構。

柴升連忙道:“既是與邊陲的茶馬易市相同,當歸於兵部。”

眼下,應當爭奪易市衙門的管製,提升在六部中的地位。

朝中的機構極為微妙,猶如內閣,最初隻能給陛下閱奏,並無實權。

如今,卻淩駕於六部之上。

易市衙門是你諫言的又如何?鹿死誰手還未可知。

王瓊忙躬身:“管製稅賦,臣以為當設在戶部。”

曾鑒和張升欲言又止,此事,與工部和禮部不沾邊。

強行諫言,隻會令陛下看穿爭權的意圖。

嚴成錦不置一言。

弘治皇帝麵露遲疑,看向內閣:“內閣以為,該歸屬哪一部?”

“戶部掌管稅賦,且易市需定價錢,戶部!”劉健不假思索道。

兵部不懂算賬,一天要征多少稅不知,加進入也是枉然。

地方已有禦史衙門,再加易市衙門,權力太大了。

嚴成錦沒打算歸到都查院下:“劉公所言有理,但仍需都查院從旁監管。”

弘治皇帝也知道勢必會有大量白銀流動:“那便歸於戶部之下,都查院監察。”

柴升有些失望,不過,轉念一想,也未必不是好事。

若易市衙門失利,就是王瓊的過失。

王瓊喜上眉梢,白白撿了大便宜。

從奉天殿出來,王瓊主動迎上柴升,和顏悅色笑道:“都是為朝廷效力,公照兄不要生氣。”

柴升冷哼一聲,朝兵部值房走去。

王瓊笑容不減,亦步亦趨,就好似爹哄兒子:“生氣了?柴大人何至於此,下了值到愚弟府上喝一杯。”

嚴成錦見到這一幕,默默地把王瓊的段位提到最高級。

王瓊或許沒有出色的才能,但待人接物,絕對是第一人。

畢竟,謝遷雖然能說,但還是要臉的。

回到內閣,嚴成錦看見劉健攤開淩錦,準備寫聖旨。

劉健見了他道:“不如這聖旨,就由你來執筆?”

李東陽和謝遷也看過來。

此子入內閣也有段時間了,總不能不會寫聖旨吧?

嚴成錦麵色微動:“下官對聖旨的體裁,還不熟悉,恐怕不能秉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