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成錦抬頭與弘治皇帝皇帝四目相對。
傳達出兩個信息。
一為冶鐵廠像惠民藥局改為公私合辦,二為本官立了大功,該升官了!
弘治皇帝不能輕易決斷:“諸公以為?”
李東陽家中無煉鐵的工藝,不在意朝廷是否與良鄉合辦,隻要兵備足以補償九邊,就是善政。
“不可,鑄造兵備多少,是朝廷機密,豈能讓良鄉知道?”
“且若精鋼價錢高昂,讓良鄉商會摻入,不是以公謀私?”
六科給事中先後躬身道。
良鄉與朝廷合辦,定會下令坊間,禁止鍛鋼。
就像禁止私販鹽,隻有有鹽引,才能參與這門買賣。
好家夥,嚴成錦這狗官竟直接壟斷了。
“臣附議,精鋼鍛造的法子,不可流傳到坊間,以免走私兵器,起兵作亂。”蔣冕說道。
嚴成錦走回隊伍中。
如今,天下百姓漸漸開墾出荒地,溫飽暫時得以解決,正是資本萌芽的黃金時期。
百姓有了銀子就想消費,百廢待興,可以興辦各種工坊。
但朝廷掌控精鋼鍛造,隻鍛造兵器,不管坊間農具。
這就好比明明有個覆蓋全場的治療,卻隻給自己用。
諸公麵色各異。
反對的官員皆站出來,讚成的官員卻未說話,以免被當成是嚴成錦一派。
弘治皇帝看向嚴成錦,淡然:“嚴卿家想說什麼?”
百官所說,未必就有道理。
“此術良鄉所創,如今坊間冶鐵廠眾多,不出三年,精鋼鍛造之法必定會流向坊間。”
匠役流動頻繁,今年幫朝廷幹,沒準明年就幫士紳幹。
蔣冕道:“可下禁令!”
“若士紳在海外冶煉?朝鮮、島國和暹羅等地,皆可興辦鑄造廠,朝廷能緝捕海外不成?”
出海,最重要的是準備船隻。
其次是力役和士卒,不吝於打仗,想到天價靡費,就足以讓朝廷放棄。
大臣們閉口不言。
嚴成錦說道:“朝廷與良鄉商會共同經營冶鐵廠,大批量鍛造,士紳們賺不到銀子,就不會打精鋼的主意。”
從原料開采和運輸,到燒爐和鍛造,需要成百上千人,比煉鐵工序更多。
還要繳納礦稅和商稅。
這麼大的攤子,投資搞不好要破產。
且大明用鋼的地方不多,多為朝廷造橋、煉兵和修路所用。
市場被朝廷獨占,士紳自然不會再想去煉鋼。
弘治皇帝思索片刻,沉著地看著眾臣:“如嚴卿家所言,朝廷與良鄉鍛造試行。”
百官噤若寒蟬,隻得躬身遵旨。
嚴成錦看著弘治皇帝。
弘治皇帝老臉微動,竟有些不好意思起來:“嚴卿家立了大功,朕敕官進一階。”
二品升至從一品,在六部大臣之上。
諸公麵色微動,許多人熬到耄耋之年,也不得升大學士。
此子又升官了……
竟還一副不滿意的樣子!
嚴成錦說道:“謝陛下。”
毛紀心中微動,兒子是個秀才,若入朝為官,說不得也升官了。
心情抑鬱回到府中,見管家一臉難色地走上來,毛紀就覺得不對勁:“何事?”
管家抽出血書和一縷頭發,支支吾吾:“少爺、少爺要與老爺斷絕父子關係!”
一口心血從胸膛衝出,順著喉管往上,毛紀眼前一黑,有種犯惡心的感覺,差點噗地一聲吐出血來,倒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