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外,石景山。
京營的三十萬大軍,並非集中於一處。
而是分別位於清河店、高麗莊、石景山、弘仁橋等幾處,環衛京城。
大營主帳中,一張紫檀紅木矮桌立於正中央,眉目英武的張懋捧著疏奏,喜不自禁地掩嘴偷笑。
寧王造反了啊,若是能平叛,這是多大的功績!
“賢侄啊,你稍候,老夫換身戎甲,這就出征。”
嚴成錦拿著聖旨道:“國公誤會,是本官率三十萬京軍出征,國公留京守營。”
張懋笑容凝固在臉上,才起了一半的身子僵硬在半空。
“這是何意,你要離開京城?”
“是。”
“太上皇知道要調三十萬兵馬?”
京城才三十萬兵馬,全部調走了,老子一個人在這裏守營地?
張懋滿麵通紅怒視著眼前這個可惡的家夥。
……
西暖閣,
韓文聽到嚴成錦要出京城,接連詢問蕭敬三次,才敢確定下來。
李東陽老懷欣慰,此子終於邁出了這一步,忽然覺得臉上有光彩,腰杆也挺直許多。
太上皇弘治道:“寡人下了聖旨,令嚴成錦掛帥平叛,諸公有異議?”
四品以上,皆有資格掛帥,嚴成錦是從一品閣臣,官職上並無問題。
蔣冕疑惑道:“不知此子懂不懂兵策?”
蕭敬笑道:“這個,諸公就不用擔心了,嚴成錦苦讀兵法六年,武藝高強,與武將無異。”
“武、武藝高強?”
劉健大驚失色,微微抬頭,不敢相信的看著蕭敬。
李東陽神情僵硬在臉上,此子整日說體弱多病,怎會武藝高強?
謝遷和張升等人皆是震驚的表情。
太上皇弘治心中好受了一些:“諸公不必猜疑,寡人已得王越佐證,此子刀槍棍棒弓馬,九年來勤耕不輟,王越就是其劍師。”
李東陽的嘴巴又張大了一些。
諸公已經說不出話來。
還以為嚴成錦是個文弱書生,誰知竟是文武全才。
太上皇弘治道:“寡人如今想來,他舉薦王守仁,乃是由於通曉馬政的緣故。
傳王守仁紙條,才令王守仁屢屢大捷,就讓嚴成錦掛帥吧。”
這時,門監快步走進來道:“太上皇,英國公有急事要奏報。”
走進大殿中,英國公張懋神色凝重:“太上皇,嚴成錦要調動京營三十萬人。”
太上皇弘治嘴角抽了抽,嚴成錦一個子兒也不給寡人留啊。
劉健幾人不滿輕歎。
京城是重要之地,萬一寧王大軍繞路北上,誰來拱衛京城。
“此子出京城,可卻要將京城的兵馬全部帶走,委實不妥。”蔣冕道。
小太監又來通報。
不多時,嚴成錦走進大殿中,道:“如今韃靼已並入大明,太上皇可調大同和宣府的兵馬,回京城操練,同時守衛京城。”
宣府屯兵有近十萬人,調走五萬,不會令宣府告急。
且遼東挨著宣府,可隨時增援。
太上皇弘治想了想:“寡人給你二十五萬,留五萬留守京營,再調十萬邊軍充入京城。”
看見太上皇堅定的臉色,張敷華欲言又止。
平日甲胄兵器皆鎖在府庫中,出征時才全副武裝,得到朝廷的調令後,京營士卒開始準備糧草和戎甲。
良鄉的鋼爐徹夜開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