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他們所知,天下大規模生活漢人的地方,隻有大明。
心中無數疑團浮現出來,在周圍建立一個漢人的王朝,會不會對大明造成威脅?
太上皇弘治麵色凝重,開始慎重對待,命人傳暹羅的使臣。
不多時,一個身高六尺穿著華麗服飾的暹羅人,走進大殿中,跪拜太上皇後,便道:“我朝子民見過唐宋國的軍隊,他們有人穿著儒裳,嘴裏說著漢話。”
殿中的人露出狐疑之色,暹羅也與德裏蘇丹王國接壤。
得到暹羅使臣的佐證,毛紀說的話有了根據。
劉健不自禁的道:“此事事關重大,相信太上皇和諸公一樣疑惑,需派人前往唐宋國,看這國君是何人。”
大臣們皺起眉頭,心裏想著另外一件事,可又覺得對不上。
嚴成錦安靜的站在隊列中,漢人出現在西南,瞞不了太久,一旦德裏蘇丹國滅,就會引起周遭王朝的注意。
到了第三日正午,京城來了一隊馬車,到鴻臚寺通報是唐宋國的使臣。
鴻臚寺卿孟彬連忙入宮稟報:“唐宋國使臣來訪,要向大明朝貢。”
太上皇弘治和諸公一下子來了興致,對唐宋國的種種疑惑,都能找使臣問個明白。
等到了翌日早朝,諸事未議,就等著唐宋國的使臣入宮。
嚴成錦看向宮門的方向,他並未囑咐嚴嵩和王守仁入京朝貢。
一個穿著絲綢羅裙的男人走進殿中,皮膚黃中偏黑,黑色雙瞳,一看就是西域的番人。
見到太上皇弘治,跪伏在地上道:“巴赫魯勒,錫林得,見過尊敬的大明太上皇。”
“寡人聽聞,唐宋乃是我漢人所建?”
錫林得道:“唐宋國有漢人,卻也有西域的番人,並非是漢人所建,吾等國君名為塞義,是前朝皇族。”
聽到這裏,太上皇弘治緊繃的臉色緩解許多,露出一絲讚許之色,能重建王朝,足以說明這個國君才幹出眾。
但也是需要提防的人。
劉健眼眸中閃過一絲意外,頓了頓,才問道:“要與大明通貢?”
“此為其一,其二,是受國君之命,向大明借鐵具和馬匹。”錫林得一臉誠懇地道。
諸公露出疑惑之色,忽然在大明周邊出現一個新國,旋即,又向朝廷借兵器和馬匹。
內閣諸公的目光交錯在一起,陷入短暫的沉思中。
突厥人與韃靼人習性相同,對於靼人,文武百官並無好感。
可要借兵備給唐宋,就要慎重考慮了,或許會成為第二個安南,表麵臣服,私下卻有反心。
“我朝正與突厥人交戰,突厥人也是大明的敵人,若能借助我朝的兵力除去,大明西南可安。”錫林得道。
太上皇弘治沉吟幾聲,最終還是沒下旨意,命唐宋使臣退去。
散了早朝,內閣和六部尚還留在殿中。
“諸公以為,此人所言為真?”
張敷華沉吟片刻,看向太上皇弘治:“派使臣去唐宋國,見到唐宋國國君塞義,才能斷定。”
劉健重重的頷首點頭。
嚴成錦卻露出思索之色,看來突厥人太強大了,王守仁需要兵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