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照拿出一封玉軸聖旨,眉飛色舞在上麵寫下三條律令。
嚴成錦抬頭:“不用問太上皇嗎?”
“父皇隻讓朕向諸公賠禮,又沒說不可施行。”朱厚照很認真的說道,隨後,把聖旨交給穀大用。
半個時辰後,國子監,
王章看到這封聖旨時,徹底傻眼了。
新皇要國子監的監生退學,還要賠在國子監吃掉的大米錢,這……有道理啊,考不上科舉,不就是蛀蟲了嗎?
是該賠銀子。
“大人,朝廷……朝廷瘋了?”司業情不自禁的嘀咕一聲。
退回蔭生就罷了,還要賠銀子,不然關進刑部大牢。
“是新皇下的聖旨無疑了,絕對不是矯詔,去辦吧。”
王章小心翼翼的收起聖旨,玉軸的啊,王家的傳家寶有了。
……
奉天殿,
太上皇弘治與李東陽等人還在商討國子監的事,卻聽小太監來稟報,朱厚照已經下了聖旨。
還不等太上皇弘治生氣,小太監又進來稟報:“太上皇,百官在殿外請求麵聖。”
聖旨雖是朱厚照下的,百官可不管這些。
“讓他們且先回去,寡人先與諸公商議再論。”
百官來,是想讓他收回聖旨。
京城人口暴增至一百二十萬人,不解國子監燃眉之急。
“監生有歲貢、選貢、恩貢和納貢四種,如今四月,正是各府州縣選貢生的時候。”蔣冕提醒。
各地貢生不安置,朝廷又會被讀書人指責不公。
崔岩看了眼太上皇弘治:“不如就如新皇所說,取締蔭例,再設一座國子監?”
……
第二日,國子監舉辦一場蔭貢考試。
考試不及格者,通通被衙役拖入邢部大牢,等家裏拿銀子來贖人。
百官雖是心中不忿,卻也隻能去奉天殿規諫。
太上皇弘治想了許久,這麼做會令百官寒心,難以盡心盡力為朝廷盡忠。
“傳寡人旨意,今後官員不論功績,隻能送恩蔭一人,讓都察院把人放了。”
謝遷麵露思索之色。
這樣就給百官留下一些餘地,不至於太過為難蔭生,又限製了國子監生的人數。
蕭敬抱著雲展,走出大殿外宣旨,“太上皇請諸位大人回去,今後能蒙受恩蔭者,限一人。”
百官多少是有些發懵。
這個要求很過分,但至少給他們保留了一個名額。
這父子倆真是一個比一個狡猾,老朱家的福利越來越偏向百姓了。
……
小太監帶著口諭來到奉天殿,朱厚照摸著下巴了,“父皇行事,總是這般圓滑,百官才會得寸進尺。”
嚴成錦道:“臣與太上皇想法相同。”
“你又拍父皇馬屁。”
嚴成錦:“……”
給百官留一個名額,得了好處,他們也不會再反對此事。
小太監開口道:“太上皇說,要給北雍改名為東雍,在西區新建一座國子監,名為西雍。”
南京國子監為南雍,京城國子監為北雍。
都是國子監,改名為東、西雍,倒是顯得毫無等級之分,嚴成錦明白太上皇的用意。
朱厚照皺著眉頭,“朕名號正德,想叫正雍。”
“你咋不叫雍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