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早,
嚴成錦穿著常服穿過廣庭。
李東陽當首輔時,官員們上班都打招呼。
他當首輔,百官避之不及。
走在前麵兩個官員,腳步明顯快了幾分,走在後麵的三個官員,腳步明顯慢了幾分,分明都在躲著他呀。
“本官又不彈劾你們,怕什麼?”
官員仿佛沒聽見般,該快還是快,該慢還是慢。
走進大殿,嚴成錦站到了第一個位置,身後是李東陽和謝遷。
百官麵色各異,這般年輕的首輔真是少見!
“戶部已分皇莊和官田二百二十萬頃,補給錢銀八百九十四萬七千餘兩。”王瓊認真道。
如果有隱戶沒分到田地,就將由地方倉補齊。
朱厚照仿佛沒聽見般,爽聲道:“有事快奏,沒事退朝。”
吏科給事中黃宗明沉吟片刻,站出來:“臣聽聞,嚴大人升為內閣首輔?”
“有何不妥啊?”
“嚴大人執掌內閣,又執掌都察院,兩權並握,臣恐怕,嚴大人顧及不暇,還請新皇再任都禦史。”
“臣等附議!”
幾個六科言官也挺身而出。
內閣大學士,雖然能兼任六部尚書,但那是虛職,隻有嚴成錦還握著實權,且都察院超然六部之外。
內閣首輔,又是百官之首。
禮部主簿陸柄頷首:“嚴大人此舉,的確不符合禮製,豈能有都禦史和首輔同職?”
以前嚴成錦是三輔,還能容忍。
嚴成錦微蹙眉,明初至今,也有大官掌權,像百年前的李賢,但那是用一個官職掌權。
他如今,身掛兩職。
百官不準許他開先例,也是正常。
“臣還年輕,身兼兩職不累,高皇帝定下的海禁都能破,更遑論是官職。
而且,內閣有七位大學士,六人身兼六部,難道臣身為首輔,還不能兼任一部部堂?”
是啊!
內閣六位大學士兼任六部尚書,沒坑了啊!
謝遷側目望著嚴成錦,喉結滾動了幾下,想要說點什麼。
“嚴大人就算要兼任都禦史,那都察院也要再選一個都禦史。”禮部主簿陸柄躬身。
六部有虛實兩位尚書,都察院也應該等同才對。
“我等舉薦禮部右侍郎,吳一清!”
吳一清是從南直隸調上來的侍郎,曾經任都察院副都禦史,巡視揚州等地,上過十幾本有效彈章。
但此人,年歲與王瓊相差不多,嚴成錦不打算舉薦這等老臣。
此時,吳一清的臉色變得緊張起來,聽說都察院有個入院考核,要將自身底細查得清清白白。
這幫唯恐天下不亂的言官,老夫都沒有自薦,你們何故要害老夫!
“臣許久不曾寫過疏奏,恐不能勝任。”
六科的言官有些懵了。
“吏部左侍郎賈大人呢?”
賈泳麵色微微一怔,躬著身體,一臉正色的道:“臣也不能勝任!”
以前,此子當禦史時,就敢彈劾自己的部堂,不講官德。
如今成為首輔,更可以肆無忌憚的彈劾他人,想要對付嚴成錦,隻怕還需等他失去新皇的寵信。
嚴成錦微微轉頭。
看起來大殿中的上三品官員,都在觀望啊。
朱厚照斟酌一番,“既然沒有合適的人選,那就先由老高先擔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