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良臣和嶽武王不同,他隻是個防將,對功名看的很淡。
而且韓良臣從戎多年,提攜了很多後輩,在宋國武將中擁有‘巨’大名望。
再加上,韓良臣年紀大了 ,對秦相其實沒太大威脅。
而因為韓良臣山域守城,所以宋王對韓良臣非常看重。
整個王城的安全,都是韓良臣在負責。
秦相很清楚韓良臣在宋王心中的地位,所以秦相哪怕窩火,卻一直沒動韓良臣。
反而這一次和談,秦相還特意將韓良臣帶來,以比示自己不計前嫌,以德報怨。
秦相就是讓韓良臣等武將看看,他們堅持的主戰——毫無意義!唯有議和, 才是王道!可如今,都到了這時候,韓良臣居然還不死心,居然還要跳出來唱反調?
望著一臉憂心忡忡,急的都快哭出來的韓良臣,秦相頓時樂了。
“良臣,你乃我宋國老臣,大王曾說你的國之忠臣,本相覺得這句話說的很不錯。”
“諸位看看,如今伍相都到了,議和馬上就要開始,兩國馬上就要太平了,良臣居然還是如此憂國憂民,本相佩服,佩服!”
這話說的很真誠,但配合秦相戲虐的笑容,則顯得很可笑。
“韓老‘將’軍,國士無雙啊!”
“我等佩服,佩服哈哈哈。”
滿朝文轟然大笑,望向韓良臣的目光,都如同望向一個傻子。
“老夫坐鎮王城,可爾等卻將老夫調到此地,卻不給老夫兵權。”
“那吳王呂河乃是雄主,伍相更是野心勃勃,老夫不信他們真心議和!”
“若是今日,吳國突然撕破臉,爾等都會後悔終生!”
韓良臣一臉暴怒,激動的指著眾人。
韓老‘將’軍,本相看你是中暑,有些老糊塗了。”
“來人,送韓老去休息。”
秦相一聲大喝,兩個身披重鎧的禁衛,立刻將韓良臣給“請”了出去。
“舉世混濁我獨醒,若是嶽鵬在此,豈能讓這些賊人作祟!”
高台下方,韓良臣失聲痛哭,心中滿是不詳的預感。
韓良臣和吳國打了多年仗,他有一種預感,吳國肯定有陰謀。
但因為信息不對等,吳國究竟有什麼陰謀,韓良臣卻不知道。
但韓良臣卻知道,一旦吳國動手,宋國就危險了!一炷香後,伍相的隊伍,停在了高台下方,大概三十裏處。
而後一騎奔騰而來,給秦相報信。
“伍相本想立刻議和,不過吾王已經在路上,吾王將會親自主持議和,伍相為輔。”
“還請秦相稍安勿躁,日落之前,吾王必定趕到!”
等吳國騎兵離開後,整個高台上,宋國百官都興奮了。
“太好了!”
“此番兩國議和,吳王居然親臨,這和約一旦簽訂,那就是君無戲言,至少百年以內,我宋國不用擔心吳國翻臉!”
聽著群臣的議論聲,秦相撚了撚美髯,眼中滿是得意。
對宋國而言,吳國是強國,秦相以弱國的相國身份,居然能和大國的國主簽訂盟約,這可是殊榮。
不就是多等一會兒,這算什麼大事兒?
與此同時,高台三十裏外,吳國使團中。
伍相羽扇綸巾,身旁站滿了吳國的文臣武將。
一副‘巨’大的地圖沙盤,出現在帥營的‘中’央位置。
伍相語速飛快,指著沙盤,不斷的下達各種命令。
一個又一個武將領命,然後轉身離開帥營。
很快的,上百名武將紛紛離開,帥營中隻剩下一群文臣。
“相國大人,今日不是兩國議和之日嗎,您著急大家過來不應該是商議和談嗎?”
“是啊大人,您剛才調兵遣將,怎麼都是針對圍剿宋人,這豈不是會破壞議和?”
眾文臣都疑惑的望向伍相。
“議和?”
“議什麼和?”
伍相羽扇微搖,疑惑的望向眾文臣。
“這……”眾文臣一陣搔動,有些聰明人已經感覺到了不對鏡。
“伍相,您當初不是說過,支持議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