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珍珠本來不至於癱瘓的。起初,她隻是時不時的腰疼。
蔡玉梅家有位當醫生的老朋友。她是日本人,在日本剛占領東三省時來的中國,作為國際主義戰士協助中國抗日。抗戰結束後,她嫁給一位解放軍軍醫,到全國解放,跟著當醫生的中國丈夫定居在包頭。兩口子與蔡玉梅當醫生的九哥是同事,關係走得很近,她便經常來蔡家串門。她說她特別喜歡這個家的人,她一直渴望能有這樣的大家庭,跟解珍珠的關係處得很親密。因為解珍珠腰上的毛病,她特意去醫院找最好的治療設備和當時有名的醫生,來給玉梅媽做會診,結果醫生的治療方案在實施時出現偏差,導致解珍珠的下半身越來越不好活動,這事一直讓那位日本女人十分自責。
“不怕年老,就怕躺倒。”玉梅媽半身癱瘓無法行動,躺在炕上十年,玉梅跟她的幾位哥哥手把手地伺候母親。老太太不能活動,越趟越瘦,精神也越憔悴。臥床的人最害怕褥瘡,盡管時常翻動擦洗,幾年後屁股上的肉還是開始潰爛,爛出個大洞,露出森白的骨頭,不得不天天往肉坑裏塞棉球。解珍珠知道自己麻煩別人太久,恨不得早點去死,可她發現,人到這種境地連死的勁氣也沒有,隻能活活挨著。正上初中的蔡玉梅白天上學,晚上照顧她母親,常常困得坐著坐著就睡著。解珍珠想尿尿,看著熟睡的閨女不忍心打擾,尿濕衣褲和褥子,一個人又偷偷掉眼淚。醒來的玉梅看見她搞出的情況,氣得直吼她:“你是哭甚了哭,尿了不說話!喊一聲我給你收拾了哇,這濕哇哇得多難受!再載樣,我也不管你啦!”老太太默默地含著眼淚,由著閨女給她脫換衣服。
蔡玉梅初中畢業後考上師範學校,師範學生要求住校,畢業後會分配到中小學當老師。可蔡玉梅犯了難,她很想去師範上學,可是母親扔下誰管?大哥全家下放到農村還沒辦回來,眼下一家幾口在農村的生活得很辛苦,二哥被什麼派的人抓到監獄裏一年多,四哥剛去內蒙農校念書,三哥在醫院上班,隻有他能幫著自己一起照顧母親,但他一邊上班一邊自學醫學,解珍珠能完全倚靠的孩子也隻有玉梅。她坐在解珍珠身邊,把上學的事情嘟噥給她聽,解珍珠往起掙了掙,用枯弱的手拉住閨女,一遍接一遍地說“你不能走,你不能走,你不能走。”
師範開學半個月,學校的幾位老師一起找到家裏,詢問孩子為什麼考上卻不來上學,十五歲的蔡玉梅哭得很委屈,當著幾位老師的麵跟她媽打鬧了一回,老師們看到這樣的情況,無奈地歎著氣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