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 變化 第四章 (四)(1 / 2)

內蒙人跑到江浙的不多,大都往北京和廣州深圳那邊去。但一聯絡起來,竟然聚集起四十多號人,帶著各種各樣的背景飄流到這裏。

被熟人拉進這個圈子後,張平平和逄麗也常來湊熱鬧,張平平讀書的同時,正在跟著導師做課題,有時會往全國各地跑。

“生孩子之前爭著想來,我媽先來她還不高興,半年沒理我。我這還想著正好把她接來,替換替換我媽,結果才到五月份就嫌熱,死活嚷嚷得要回呀,說這個地方不是人呆的!我靠!不是人呆的,我們不是人?能咋弄哩,人家不呆,我還能把她綁在這咋地,好說歹說,死活不行,硬鬧著讓買第二天的火車票。搞得我措手不及,一晚上沒睡覺從網上聯係保姆。第二天,過來個安徽保姆,弄得我在單位一天都魂不守舍,一會兒就給她打個電話,你們說,她要是把小孩給我弄走,我去哪兒找去呀?”發出這大段抱怨的女人,夫妻倆都是包頭人,畢業後留在蘇州,因為沒人照顧孩子,她不得不暫時放棄工作,每次聚會總是提起這事,她的男人因為理短就不吱聲。

“是你婆婆太矯情,人家老磕巴的爸媽,倆人都七十歲來歲,在這呆了好幾年啦。前些日子桑拿天,我碰見老兩口帶著孫子在外麵遛彎。真佩服,從避暑天堂跑這照顧兒孫。”有人接她的話。

“不矯情能在家呆那麼些年嗎?我婆婆自從單位買斷,在家幹坐著二十來年,啥也不幹,就等著兒子發財,給她往回拿錢。”

“公婆啥樣這是運氣,人家不幫你也不犯法。我妹妹的老公公癌症剛沒,婆婆就跑得可歡實了,高跟鞋,絲襪,大紅唇,那聚攏的胸罩,把這勒得這麼高,比你的都大!”大嗓門的海峰說著,往逄麗胸前一筆劃,一群人哈哈笑起來。海峰是個外表開朗的人,有她在場的時候,氣氛就不悶。她是內蒙一家乳品公司派到這邊來的,公司在這邊搞分銷點,她文化不高,但很會為人處事,適應新環境很快。平平看著她,就能想象出孟繁英的兒媳婦呂豔萍的狀況,她聽說呂豔萍自離開伊木後就不願再回到曉贇身邊,女人到了更寬闊的天地中,男人如果想把她抓回去,恐怕很難。

“我覺得還是這邊的人想法多,內蒙人說話辦事說得好聽是直,說不好聽就是頭腦簡單,但是我們很認人,人品靠不住肯定是不好混的。”剛從集寧到這邊來上學的小姑娘常霓,言語中顯出年代一代的自由任性。

“小孩子家家,說話打擊一大片啊,你這麼說話,就像是那些出國沒幾天的中國人,一出去就覺得中國啥都不行,恨不得給自己改個色兒……不能這麼說啊,哪都有聰明伶俐的,哪都有沒腦子的。”有位赤峰的大姐不樂意聽她的論調。

“內蒙人在全國的口碑是很不錯的,可能就是想法少,編不出瞎話和套路吧,哈哈。給我打電話騙我的,都是南方口音,還說是我領導,一聽就是假的,好歹先練練普通話,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