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部 時光 第二章 (十一)(1 / 2)

“前旗前旗,達茂達茂,走不,大姐?不走?”剛邁出熟悉的老車站,幾張曬得黝黑的大臉伸到她麵前,是湧上來招攬生意的私營客運者,看逄麗沒有走的意思,便把她扒拉開,她一路被扒拉著,走到車站廣場。抬眼望見那口兒時在大桑樹上見過的大鍾,它依然無聲地運轉著,老舊的顏色和款式與周遭格格不入,以至於逄麗懷疑它走時不準,舉起左手對了一下,一分不差。

好幾年沒回包頭,逄麗叫出租車載著她在市區裏轉一轉。中心大街新起的歐式建築像上海的外灘沿岸,逄麗對變化感到驚訝。路麵寬廣不擁擠,輔路比主車道都寬,樓距間隔大到隨處可以停車步行,完全是座生活安逸的新型現代城市,從小就聽說我們的城市是塞外明珠,如今這顆明珠真得璀璨生輝。

舊城進行完更大範圍的改造,幾乎看不到平房。包頭地勢自北向南變低,北麵高處被人們叫做北梁,就是當年張平平母親騎車去打工的地方,整改後的道路平整寬闊,坡度被減緩。自形成城鎮後,來包頭定居的人都集中的地理位置安全的北梁,財神廟,呂祖廟,王舉人巷一帶,數百年時光變遷,這片一望無際的地方留下數不清的人生過往。

“要是張平平看見這樣的變化,肯定又是一番評價和議論”逄麗心想。

舊城南邊原來無人看護的南海子,修建成濕地公園。公園最東邊是一排排漂亮的西式獨棟別墅,充滿水岸鄉野的味道。逄麗想起小時候總被大人們嚇唬,不讓跟別的孩子們到這裏遊野泳,那時這裏確實淹死過不少人。沿湖那些獨幢別墅,要在江心洲或者崇明島就是天價豪宅,不過,幸福不應該這樣衡量不是嗎?逄麗看著車窗外麵,陷入沉默。

她這次回來,要把母親龔研華接走。

單伯伯去世後,龔研華一直獨居,就在拆遷給的那幢樓房裏,選房時她覺得樓房肯定是越高越好,搞得現在天天要從五樓爬上爬下。

幾天前,龔研華的老姐妹薛姨給逄麗打電話,電話一接通她就不停地說“你媽可能不正常了!你快回來看看她哇,不行把她接走!前幾天,有人報警說是有個女人穿的背心褲衩在十字路口指揮交通了,手裏頭拿的塊花枕巾,人們把警察喊過去才把她弄走。警察人家到處問人,把電話打到我這,這才把她送回來,哎。回來以後我問她,人家你媽說她甚也不記得!麗麗,你趕緊給你媽看看,載樣肯定不行,這種情況可不能讓她一個人住啦,畢竟人也上歲數啦。你媽還得靠你了呀,你弟弟那也靠不上,阿姨就沒給他打電話。”

“我知道了,薛姨,我馬上就回去處理。你要是有空,這幾天多去看看我媽”逄麗的心一揪,默默放下手機。

逄麗走進狹窄的單元門,樓道裏堆得亂七八糟,幾乎沒有下腳的空兒,幾十歲的黑色陶瓷甕,缺門的大立櫃,落滿灰塵的童車,掃土的掃帚,笸籮……層層疊疊直頂著樓板,不小心碰到哪個都可能導致大塌方。她小心翼翼地繞開障礙,取出鑰匙打開門,沒有按門鈴,她有意沒告訴母親她要回來,好看到她平時生活的狀態。

逄麗悄悄地從客廳往她母親的臥室走,聽見微微的鼾聲。母親躺在小屋的床上睡著,穿著深灰色的秋衣秋褲,秋衣外麵套件藍色馬甲。她看起來很正常,床前的小書桌上放著一台電腦,顯示器燈亮著,主機嗡嗡地響。家裏不算髒但是很亂,茶幾、桌子擺滿大大小小的塑料瓶子,還有沒拆封的藥盒,抽屜裏也有,膏藥,老年補劑,還有一些儀器,不知道她哪搞來這麼多東西,幾乎把家裏的地方都占滿。她一直是個愛折騰的人,每月退休金被她花光後還會跟逄麗要錢花,電腦就是她要錢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