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嫁給了徐二,大家叫她徐二嫂。
她和徐二沒有孩子,他們做了喪盡天良的事——拐賣孩子。
她隻想把最後抱在懷中的那個孩子養大,回家那會兒,她親自給孩子取名叫“徐嘉薇”。徐二越來越靠不住,她隻想將她的薇薇教好,現在有個寄托,以後有個依靠。
後來……
後來徐二死了,孩子被送走,徐大的兒子取了媳婦,大家開始叫她徐二娘。
當徐二娘的日子裏,大家說她是瘋的。
她在娘家做姑娘時,是多麼純粹活潑的一個少女,怎麼就變成了一個瘋婆子?
“薇薇啊……男怕入錯行,女怕嫁錯郎,咱們寧肯不嫁,也不要亂嫁哦……”
夜半三更,徐二娘躺在床上,抱著枕頭輕撫,放佛那裏是一個熟睡的嬰兒。然後,她唱起歌來:“大姐戴副金簪子,二姐戴副銀釧子,隻有我三妹沒得什麼戴,耳朵上長年戴條豆芽菜……”
徐二娘嗓子一向好。
這個村子叫小河村,顧名思義,是因為有河。此地河流眾多,早些年行路都要坐小船兒。徐二娘做姑娘的時候,經常撐著船穿過河流,一邊搖船,一邊唱歌,是鄰近幾個村出了名的美人。
等她老了,她也隻能記得年輕時候的歌,所以就沒日沒夜地唱著,然後沒日沒夜地哭著……
院子裏的人都怕了她,一聽到她的歌聲,就捂住孩子的耳朵。然後瘋名遠播,大家都知道她腦子不正常。
瘋就瘋吧,她也不肯定自己怎樣了。孩子沒了、丈夫沒了,連房子都叫人占了,她一個人住在小窩裏,晚上老鼠都咬她的腳。
她提著竹籃子,在鎮上亂逛,拿著錢去買米買菜。大家看她可憐,給她兩個地瓜不收錢。
她笑嗬嗬地說謝謝,把錢收起來。
錢要留著給薇薇當嫁妝呢。
她一個人做了許多年的夢,薇薇終究沒回來。她不得不接受事實,她不會回來了。
那一年她很勤快,到地裏撿麥穗、撿玉米,在挖過的花生地裏繼續挖,挖出幾斤遺落的花生來。
盛夏時節,她用籃子裝著曬幹的麥子、玉米、洗淨的花生,撐著小竹筏去隔壁的村子。
那裏住著一個神醫,姓劉,為人很厚道,好幾次給她看病,不收她的錢。她知道他是好人,靠得住。
走進劉家,見一個漂亮的小女孩站在堂屋練毛筆字。徐二娘眼眶濕潤,如果薇薇在她身邊,一定比這個姑娘好看。
小女孩抬起頭來,看到她嚇了一跳。
她急忙擺手,著急地說:“我來找你外公,我不是壞人……”她知道,所有人都說她是瘋子,走在馬路上,小孩子都撿起石頭打她。
“哦。”小女孩點點頭,“外公睡午覺呢。”
“那……那我外頭等他。”徐二娘說著就轉身。
“外頭熱呢。”小女孩放下毛筆,轉身搬了張凳子給她,“你坐這裏,我外婆做了酸梅湯,我端一碗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