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博安離家(1 / 2)

清明節後沒幾天,柳博安就收拾自己的東西,準備要去鎮子上藥房王大夫那裏學習醫術了。

柳碧草雖然明白弟弟大了總有一天要離開自己,但是此時卻也是萬分的不舍和擔憂。都說長姐如母現在的柳碧草就猶如一個母親一樣送別自己的兒子,柳博安自己收拾的包袱她放心不下,頭天晚上就到柳博安的房間裏把他的包袱翻開來重新收拾,眼見著天氣越來越熱了又給他放了幾件夏天的衣服進去。

晚上也是翻來覆去的睡不著覺,就擔心著柳博安到了鎮子藥房之後,會不會吃不好睡不好,一會兒又擔憂著會不會與藥房的夥計相處不好,或許不聽王大夫的話學不好醫術半途而廢。

到柳博安要走的這一天早上,柳碧草起的比哪天都更早,收拾好自己之後去了廚房做了柳博安喜歡吃的韭菜餅。沈瑾謙也在柳碧草起床之後也跟著起了床,想著柳柏安今天是以徒弟的身份去見王大夫是去拜師的,所以去了後麵的竹林抓了一隻兔子,又在廚房取下一隻在山裏打的野雞放進背簍裏,就當作是拜師禮帶去鎮子上。

等柳博安起床吃過早飯準備走的時候,家裏的人都起來了,一家人把柳博安送到了村子口,柳博安自己心裏也很不舍,在沈家住的這段時間裏,沈父沈母把她當做自己的親生兒子一樣對待,和神警性幾個相處不是親兄妹勝似親兄妹,在柳柏安心理早已經把沈家人當做是自己的家人了。

“博安啊,去了藥房不比家裏,你自己要照顧好自己,別讓我們擔心,特別是你阿姐,得了空就回家來啊。”沈母牽著沈荷,像是送別自己的兒子一般,不放心的囑咐。

沈父拍拍他的肩:“博安,當初你姐夫遠走時我送了兩句話給他,一是:出門在外保重身體,二是:出門在外勿須掛念家裏。”沈父知道柳博安出門在外最為放不下心的是從小和他相依為命的柳碧草,“我今天也把這兩句話送給,你阿姐在家中你勿須擔心,好好學習本事,男兒應當自強。”

“謝謝叔,我一定會好好學習本事的。”柳博安吸了口氣,在心裏暗暗發誓,一定會出人頭地的。

“行了,行了,你們再說兩句博安都要哭了。”沈瑾信也有些舍不得柳博安,畢竟同一張床睡過那麼久的,雖然平時兩個人打打鬧鬧的,但是在沈家,兩人也是最合得來的,這一下突然分開,沈瑾信也是萬分不舍。

柳博安被沈瑾信這一鬧也是笑了出來,沒忍住給了他一拳,“誰要哭了?你才要哭了。”

“行了,快走吧,待會時間晚了,讓王大夫等你久了可不好。”最不舍的是柳碧草,催他走的也是柳碧草,縱使心裏有在多的舍不得,也是要離開的,再說也不是天各一方,去鎮子上就可以見到的。

柳博安點點頭:“我走了,你們鎮子上就來看我,你們在家也保重身體,小荷謹言我回來給你們帶好吃的。”說完就轉身頭也不回的走了,隻留下個背影給大家。

“你們回去吧,我會跟王大夫說的。”沈瑾謙背著背簍,示意大家回去,自己快步上去追上走在前麵的柳博安。等看不見二人的身影,幾人才家去了。

“沈大哥,你們可算來了,王大夫等著你們呢。”剛走到藥房門口,藥童就迎了上來,“快進來,這會王大夫還不是很忙。”說著把兩人迎進了門,順手接過沈瑾謙背上的背簍。

藥房是鎮子上最大的藥房,不僅能瞧病,還能抓藥。王大夫家裏祖祖輩輩都是鎮子上的大夫,到王大夫這一輩已經是第六代了,藥房的名字也是後人以第一位大夫的名字取的---祥和大藥房。因為王大夫醫術高明,再者藥房在鎮子上已經很久了,所有來藥房瞧病和抓藥的人很多。

藥童把兩人帶到後院,王大夫正在搗草藥,見兩人來了,放下草藥,笑嗬嗬的說:“來啦,老頭子等你好久了,我還以為你不來呢。”說著看了眼柳博安,“你姐姐是懂這個的,你這個當弟弟多少也懂一點吧?”

柳博安聽王大夫話裏的意思是想借此機會考考自己了,索性在家的時候跟著柳碧草學過一些的,也不會一點都不知道,於是大大方方的上前等著王大夫考。

要考柳博安又哪裏需要王大夫出馬呢,站在王大夫一旁沒有說話的男子在王大夫的示意下,簡單的考了柳博安一些草藥,見王大夫滿意的點點頭,沈瑾謙才放下心來。

“好小子,雖然你的年紀現在學有點大了,但是也不晚,來見過你大師兄和你二師兄。”王大夫收徒有自己的原則,一是要合自己的眼緣,二是要有慧根,所以,幾十年行醫下來也才收了兩個徒弟,現在再加上一個柳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