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建議可以讓信陽郡王至弘文館讀書。臣等都可以指點信陽郡王在讀書的過程中出現的一些疑難的地方。”姚士廉輕輕的說道:“為君之道,術隻不過是小道而以,郭大人擅長軍略,長於小道,臣以為可以教導信陽郡王繼承陛下的英武,但是郭大人不善於大道,不善於正道,臣等願意教導信陽郡王為君之道,好繼承陛下的江山社稷。”姚士廉到底是文人,文人一向是鄙視武將的存在,既然你趙匡胤都認為郭複隻善於小道,擅長軍略,那就幹脆讓他教導趙德昭如何打仗就是了。
但是試想趙匡胤如今正值壯年,距離駕崩也不知道還有多少年呢!更為重要的是,如今大宋正在籌備攻占南唐,自南唐之後,天下也隻有一個北漢在那裏苟延殘喘了,趙匡胤可以揮手滅之,到那個時候,還需要有皇帝衝鋒陷陣的嗎?這個郭複表麵上是趙德昭的老師,但是真正說上話的人卻隻有姚士廉等人而已。
“此事朕要考慮一下。”趙匡胤沉吟了半響,方擺了擺手說道:“好了,姚卿,你今日辛苦了,也退下去休息吧!”
“臣告退。”姚士廉張開嘴巴,正準備說什麼,但是想了想,還是退了下去。在他的背後,卻是響起趙匡胤深深的歎息生。帝國的皇帝看上去風光的很,但是實際上,卻是難做的很。然而他並不知道的是,自己在禦書房內的一席話不過盞茶時間就傳到了晉王府中。
“看樣子,這個姚士廉也不是什麼好東西了。”趙光義皺著眉頭說道。自從趙德昭被封了郡王之後,他就感覺到開封城內發生的一切並不是如同以前一樣了,以前的一切總是在自己的掌控之中,這下好了,連姚士廉這樣半隻腳都已經踏入墳墓的人也趕出來和自己搗亂了,這讓他很是生氣。
“殿下,這個姚士廉倒沒有什麼可以擔心的,今日在弘文館,嘿嘿,一大幫子的人被郭複玩耍於手心之上,這樣的人,隻能是做做學問,若是出入官場,那就是可笑了,讓他們去輔佐信陽郡王,更是一句笑話了。殿下,我們如今要擔心的是兩個人,一個就是當今陛下,另一個就是郭複了。”賈琰冷哼哼的說道:“陛下的心思已經確定了,那就是要立信陽郡王為太子了,一旦信陽郡王為太子,就擁有大義的名分,到時候,就算殿下實力在大,也不得不聽信陽郡王的號令。而另一個就是郭複了,此子非同尋常啊!弘文館之後,就給信陽郡王拉攏了一個叫做呂端的人,此人雖然是一個糊塗蟲,可是卻是一具很好的馬骨啊!相信不久之後,信陽郡王府將會聚集一批文人了,在聲勢上,可以與殿下相抗衡了。”
“可恨。居然讓豎子成名。”趙光義惡狠狠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