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曉突然占領楠林坡地,很多國家暗自竊喜。也有很多國家猶如坐在熱鍋上一般,難受的要命。
南火帝國沒想到破曉會來這麼一手,但關鍵的是。你生氣?沒地方撒氣,破曉根本不在聯合軍駐地,而且因為東部大陸摻乎的緣故,破曉和天璽帝國算是分家了。你現在找天璽帝國也沒有用,有本事你打破曉?
七天,足足的三次反擊都被破曉打的狼狽不堪。
三次反擊都打的潰不成軍,這一下子南火在桐林道這裏的部署從一招製勝的妙棋就變成了臭棋。
撤吧,南火帝國就徹底失去了所有的籌碼了,而且還打開了定國峽穀,這根本就沒有辦法給各國一個解釋,真的要硬抗,那就是一國之力對抗所有國家。可問題是,讓破曉這麼一打,他們一下子也沒有了什麼底氣。
破曉倒是士氣高漲,一天天都巴不得等著南火帝國過來讓他們試試槍。
不過破曉也不敢攻占桐林道,因為桐林道就是限製破曉的明坑。阿斯瑪也斷定了百戰不敢跳,所以僵持的局麵就是她想要的,隻是她沒想到百戰會這麼快拿下楠林坡地,而且還是這麼霸氣的威脅著桐林道,讓南火帝國猶如坐在燒熱的鐵板上一樣,怎麼都不會舒服。
百戰這一步棋也是料到了阿斯瑪的用意,她想要牽製百戰,而百戰何嚐不是牽製她呢?
為了維持南火帝國的控製,阿斯瑪的注意力就不能集中,而百戰這邊兒卻可以發展新的特殊武器。桐林道的突襲讓百戰嚐到了甜頭,戰機的突襲和踹門的能力真的是非常好,接下來需要更多的空軍來支援,百戰覺得戰鬥機不是他目前最需要的,現在的空天力量之中還沒有什麼力量可以對抗破曉的飛機,而空軍更大的威力應該是對地攻擊能力。大噸位,大航程的轟炸機才是破曉目前最需要的。而且已經有了新的單翼螺旋槳飛機生產,而且在第一次戰鬥之中表現的非常優良。
說實話,這次新型螺旋槳飛機讓百戰很滿意,故障率比雙疊翼飛機的故障率低的多,而且航程遠,載彈量也非常大。維護保養上也比過去容易多了,至於轟炸機,百戰是打算弄一些大噸位的轟炸機,在圖紙裏麵,他也有好幾種選擇,目前百戰最需要的就是中型轟炸機和輕型轟炸機。至於重型遠程轟炸機,目前破曉還沒有那種飛行員能擔任這樣的作戰任務。
中型轟炸機之中,百戰選擇的是圖-2中型轟炸機,這種能飛行上千公裏的中型轟炸機是百戰的最佳選擇,戰鬥半徑五百公裏的它可以說是對定國峽穀和巨人都是一種巨大威脅的武器。
至於輕轟炸機,百戰采用的是蚊式輕型轟炸機,這種轟炸機的優點就是節約,而且說生存性能好。全木質的轟炸機,百戰將蒙皮技術在原有技術上改進,裏麵少量的輕質金屬的應用讓飛機的重量降低的更多。蚊式轟炸對於匠師們來說更容易生產,生產速度也是所有飛機裏麵最快的一種。
最關鍵的是,這種飛機好操作,飛行員也容易控製。
因為人手遠遠不斷的進入到破曉內部,工廠的生產能力進一步擴展,像是一些技術並不太高的低端武器,直接在其他地方進行生產。而且遺跡的探查也繼續開始了,在靈砂江的探查給百戰一個非常好的消息,那就是靈砂江上麵的水電站被找到了,正如百戰說的一樣,靈砂江這樣的地方,神帝國是不可能不建立大型水電站的。探索隊,在深山裏麵真的給水電站大壩給找到了,就是裏麵的發電機已經不能用了。但這對百戰來說不是問題,隻要將新的發電裝進去,水電站就能供電,一旦水電站的能供給電能的話,沿途大麵積區域的供電問題就能在風力發電的配合之下解決了。百戰不打算發展傳統的火力發電,那東西浪費資源不說,還容易招巨人過來。
城鎮,水電站相繼的出現,破曉的發展開始鋪開。
轉眼的時間一個月過去,破曉的兵工廠成功的擴展出來,形成了兩大線路,一個是對外的,一個是對內的。對外生產的都是一些低端武器,而對內的都是高端的武器。兩者相互不幹涉,對外的兵工廠遠遠不斷的生產彈藥送往天璽帝國,天璽帝國則用糧食和原材料交換龍幣來購買軍火。
這就形成了百戰所需要的那種霸主級別的經濟雛形。
至於喀秋莎在破曉駐地學習之後,她竟然學會了汽車製造,研究出了軌道版的火箭炮,雖然比起多管火箭炮的火力和射程都差了太多,但至少她自己研究的成果可以回報給北武帝國。
喀秋莎研發出來的火箭炮直接被命名為“喀秋莎火箭炮”,讓北武帝國一下子擁有了除了破曉之外唯一一個能自行研發和生產武器的國家。
當然喀秋莎的研究是離不開百戰的幫助的,百戰之所以幫助她的緣故就是為了能讓北武帝國支持自己。得到了甜頭的北武帝國也沒有客氣,他們直接送來了大量的人員,鼓勵國內那些非貴族但有能力的人前往破曉發展,但與之換來的是破曉培養猶如喀秋莎一樣的偃師。
一下子破曉的之內變得非常的熱鬧,偃師殿裏麵有許多來自於北武帝國的偃師,而軍事學院這方麵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尤其是雷納德同意了百戰的邀請,因為楊森的事情,雷納德受到牽連,他辭了副院長的職務來到了破曉軍事學院擔任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