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春,重慶,黃山別墅,蔣介 石的官邸。
這是一座向陽的山坡,位於嘉陵江南岸,視野開闊,草木蔥蘢,站在觀景台上可以鳥瞰重慶市區。
站在陽台上,蔣介 石無心欣賞眼前的美景,昨晚頭疼了一夜,現在依然精神有些恍惚,加上湖南出來的戰報,更讓他心煩意亂:第9戰區司令長官薛嶽從長沙來電,日軍死三次進犯長沙,攻勢加強,我方炮彈嚴重不足。
重慶大後方此時的物資也相當匱乏,生活用品都實行嚴格的配給製,更何況槍支彈藥,政府根本拿不出來。
自盧溝橋事變至今,氣焰囂張的日軍已經侵占中國東南沿海大部分省市,上海,南京,廣州相繼淪陷,處於長江中遊的重鎮武漢也被岡村寧次占領。
為迫使國民政府迅速投降,日軍接連組織發動多次大型會戰,雖然使得日軍在軍事上取得較大的優勢,但是中國幅員遼闊,加上全民一致抗戰和不斷取得的外援,重慶政府的抗戰意誌並未被日軍摧毀。
雖然中國在軍事防守上取得了成功,但連翻會戰下來,各大戰區的槍支彈藥供應嚴重不足,但抗戰所需的物資百分之九十都要必須從西方進口。
而如今,東南沿海已被日軍侵占,長江出海口日夜都有日軍戰艦巡航,與國外相通的幾條交通運輸線,全被控製在日軍掐斷。
現在剩下的唯一交通命脈,便是國民政府在1938年動員數十萬民眾所修建的自雲南通往緬甸的滇緬公路。
如今,日軍大舉進攻東南亞,由於盟國的失利,致使中國後方赤裸裸的暴露在日軍麵前。
一旦日軍占領緬甸,切斷滇緬公路,中國外援將徹底斷絕。
橫掃東南亞地區的日軍已經乘勝南下,日軍陳兵泰緬邊境,對緬甸虎視眈眈,取緬甸、攻雲南、接著迂回進四川,日本人的野心如同司馬昭之心,昭然若揭……
蔣介 石很清楚,失去緬甸對中國意味著什麼。為了保護滇緬公路這條運輸大動脈,同時保護西南後方的安全,他下定了決心,中國一定要出兵緬甸!絕不能讓小鬼子踏進雲南!
……
雲南,昆明,國立西南聯合大學。
“發力要依照慣性,驟然間的爆發,要求是快、猛、疾,……”
“用勁要肌肉繃緊,慢慢的移動,要求是慢、沉、穩,……”
……
“轉身,肘擊,撩陰。”
“感受自己每一寸的脊椎骨,從頭到身,然後到尾。頭身,尾,三式一體。”
……
運動場上,數百個朝氣蓬勃的國術社社員在十餘個教官的帶領下,分成十餘個大小不一的方陣,揮汗如雨的在那裏各自練習形意、太極、八卦、通背、螳螂、戳腳、八極、洪拳、鐵線、劈掛、彈腿、摔跤等以拳、腳、掌為主的三大類內外家國術。
在這個戰火紛飛,經濟低迷,文盲遍地走的時代,上過學的人那是屈指可數,更何況是在清華、北大、南開這些中國頂級學府深造的學子,哪一個不是這個時代佼佼者,說一聲天子驕子都不為過。
國術社是李旭在降臨這個世界後,以“強種救國,禦侮圖存”為宗旨,向教導處申請成立的學生組織。
其主要目的,籠絡傑出的聯大學子,以他們為節點編製一個巨大的關係網、情報網、防護網,以此向外延伸自己的觸角,逐漸了解這個世界,順便為這個沉淪在泥潭沼澤當中的祖國,奉獻出一絲綿薄之力。
當然,國術社建設的過程不是一帆風順的,畢竟有誌學武,手上有幾把招式的都早早被原北大、清華、西南這三校的各個武術社團瓜分的一幹二淨,剩下的不是自持武力出眾,心有傲氣的,就是不適合或不想學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