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 修建外城(1 / 2)

赤嶼城到南山的航路逆風逆水,因此易軒足足花費了七天才去到南山,而易軒等人從南山返回赤嶼城,則是順風順水,因此易軒一行人隻用了三天就回到了赤嶼城境內。司馬薇隱居南山,雖然有時候也會下山遊曆一番,但是這赤嶼島司馬薇還從來沒有來過。

在赤嶼島周圍,司馬薇環視一圈後感歎道:“這赤嶼島四周土地肥沃,漁場充足,真是一個耕織漁獵,屯田養兵的好地方。可惜在赤蠍流寇手中,荒廢了這麼多年。”

這裏適合耕織漁獵,易軒還能想得明白,但是這裏為什麼適合養兵易軒就有些不解了。因此易軒立刻向司馬薇問道:“司馬薇姑娘為何說這裏適合養兵?”

易軒詢問後,司馬薇還沒有回答,方詡就笑著說道:“這裏適合養兵,有三個適合。易軒盟主請看,這四周山林湖泊皆有,無論訓練水師還是步兵,弓兵,甚至是騎兵都有場地,這是第一個適合。此外,這赤嶼城被周圍高山遮蔽難窺其實,藏兵於此也讓敵對勢力不知虛實,這是第二個適合。最後,赤嶼島是黃沙城等五城的交通樞紐,又聯通無雙城和海源城這兩大重要城池,這是第三個適合。”

司馬薇聽完方詡的解釋後笑著說:“北海隱龍先後投效三十餘個勢力都不受重用,看來不是沒有道理啊。”

易軒在聽完方詡的解釋後,還覺得方詡說的很是合理,但現在司馬薇又像這樣說,難道是方詡說的不對?想不明白,易軒隻能開口詢問了:“司馬薇姑娘何出此言?”

易軒詢問後,方詡也認真的聽了起來。在方詡看來,此地適合屯兵也無外乎是這三個緣由,但是現在看司馬薇的意思,自己說的似乎不對。但很快方詡又想到,自己說的這三個緣由絕對是正確的,而司馬薇的話必然是另有所指。

“這方詡實在不識時務,易軒盟主問的是我,方詡卻故意在易軒盟主麵前擺弄謀略,這豈不是不識時務?”在司馬薇說完後,易軒三人一同笑了起來。張文煥是武將出身,雖然易軒三人的談話張文煥全都聽了,但是現在張文煥卻不知易軒三人因何發笑。

到赤嶼島境內後,易軒幾人很快就來到了赤嶼島主島。短短十天,李文長和宋誼生就在主島上重新修建了東南西北四道城門。原本赤嶼城並無內外城之分,而現在宋誼生兩人修建了四道城門之後,原本的赤嶼城就成了內城,而內城之外的土地全被四道城門囊括,自然成了外城。

在易軒幾人來到東城的城門下後,城頭上的守將立刻喝道:“這裏是無雙盟駐地,一箭之外止步!”這個守城的將領顯然不是無雙城或是海源城的軍士,因此根本不認識易軒。

張文煥聽到這個將領的話後,立刻說道:“速速打開城門,這位是無雙盟的易軒盟主。”

聽到是易軒盟主前來後,這個軍士吃了一驚,隨後抱拳說道:“末將是磐石城降將薑伯約,以前從未見過易軒盟主和這位將軍,因此無法分別你們的身份,還請兩位稍待,等我請張恒楚大人前來辨別。”薑伯約說完後,立刻走下城樓,向內城中張恒楚的住宅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