魁星樓的頂層宋統殷百無聊賴的自斟自飲。
宋統殷將自己治下的太原府、平陽府與王則之治下的大同府做了一下比較,他忽然發現,大同府是越發的繁華了。
宋統殷一邊喝酒,一邊豎起耳朵聽著樓下商人們喧鬧的聲音,一時之間內心之中五味陳雜。
現在的大同府與以前飽受戰火淩亂不堪的模樣完全不一樣了,現在大同府的街道非常整潔。
每天都有專門的人灑掃,王則之稱這些人為保潔員,甚至,他為了管理這些人員,還成立了保潔司。
王則之的這一舉措,既保證了城市裏的幹淨整潔,又創造了一個新的營生,不少無事可做的百姓成為了保潔員,以此養家糊口。
現在的大同府越發的熱鬧,每天都有商人前來大同府尋找商機,或者是拿資質接一些小的事業項目。
宋統殷自從到了大同府的地界,就再也沒有看到過衣衫襤褸的流民了。
王則之在大同府的交通要道上布置了哨卡,凡是前來的流民都會被接收,編為戶民,發放衣物,分配到相應的州縣、堡寨、火路墩,交給當地管理城池的警備司、派出司。
警備司、派出司接收這些流民之後,要麼把他們分配到大同府內各個事業項目的工地上,要麼把他們送到王則之麾下的田莊。
總之,隻要來了的人肯定不會餓死。
宋統殷更為驚訝的是當地嚴密的組織力度,與大明別處的管理製癱瘓廢黜不同,當地的警備司製形成一張非常嚴密的基層控製網。
不論外來人口租房、經商還是務工,都必須到當地警備司備案,若是前來的人員身份有問題,這些人會第一時間發現,並把他們抓起來,這也是王則之警備司的一項工作。
在這種森嚴的控製網下,外來奸細想要存身是非常艱難的事。
這其中有一件事讓宋統殷非常滿意。
那就是不論是地方關卡,還是大同府城門,上到守城官員,下到哨卡小吏,他們手裏都有一份宋統殷的畫像。
也就是說,整個大同府當差的人都認識宋統殷。
宋統殷帶著數十親衛,一路暢通無阻的到達大同府,使他大大享受了一下特殊待遇。
和那些排隊等待核驗路引和身份證明的百姓相比,宋統殷的待遇比他們高了好幾個檔次。
在大同府還有一點是宋統殷從來沒見到過的。
當他路過山陰縣的時候,看到守城的警備小吏欺壓百姓,收受錢財的時候。
山陰警備司的警長,帶著一幫人從城裏衝出來,當即就把那欺壓百姓的警備小吏捉拿了。
據宋統殷聽聞,各地警備司和派出司的官員,都是一些為人正直,享有善名的人物。
這些人雖然沒有什麼錢財,但他們的威望卻很高。
宋統殷覺得相比較那些盤剝民脂民膏的官員,這些警長似乎更適合管理地方。
因為有這些警長的存在,大同府變成了百姓口中穩定與安全的好地方。
於是太原府、平陽府內的百姓擠破頭都想進來成為大同府的戶民。
他們跑到大同府,有手藝的沿著道路兩旁擺起了小攤,沒有手藝,跑到各個事業項目的招工處,等著中標的老板來這裏招人。
這件事讓宋統殷很是頭疼。
最近平陽府、太原府流失的百姓越來越多了,長此以往,大同府會越發興盛,反觀太原府和平陽府會因為勞力的缺失漸漸變的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