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長史府門,無忌發現與高家小娘子對話遠比高從諄還累得多。
邊上阿仁和阿義趕緊牽馬迎上。
百裏無忌略一沉思,吩咐道,“去梁公府。”
梁公,姓梁名震,年近七十。自號荊台隱士。
前唐末進士及第。不願屈節事梁,間道回四川老家時,路過江陵,被前大王高季興死皮賴臉地竭力挽留。
你想,梁震連後梁皇帝朱溫都不屑一顧,哪把你一個小小荊南藩鎮看在眼裏。但又怕高季興這無賴來個玉石俱焚,誤了卿卿性命,就勉強應了高無賴。
但與高季興約法三章,那就是不當官,不任職,隻當個休閑幕僚。高季興自然滿口答應。
無官無職,卻受兩代南平王敬重,倚為股肱,荊南所有軍政要務和總體規劃,大都是出於梁震之手,是荊南舉足輕重的人物。
六年前,無忌有幸拜於他的門下,得其指點學業,所獲甚多。
孫仕旭押解百裏無忌到長史府交了差,便回到了自己家中。
進到中堂,父親孫光憲正在等他。
孫光憲,現任南平王府掌書記,為高平王首席幕僚,上代南平王高季興死後,梁震向現大王請辭隱退時向大王舉薦之人。其人見微而能諫,亦屬一個能幹之臣。
進孫仕旭進來,孫光憲問道:“可曾捉回百裏無忌?”
孫仕旭回答道:“捉回了,已經押解去了長史府。”
孫光憲輕籲了口氣,心中的大石終於放下了。
聽說大王派兒子去捉百裏無忌,自己心中就擔了萬分擔心,生怕孫仕旭義氣用事,將百裏無忌給放跑了,現在好了,人捉回來就好。不對,知子莫若父,捉回百裏無忌這事不象是自己兒子會幹的事啊。莫非另有隱情。
孫光憲想到此處問道:“旭兒,如何捉到百裏無忌的?”
孫仕旭回答道:“孩兒原沒想捉拿子青,出了城門五裏外,便令定南都守候原地,反正子青已經跑遠,過上半日,回來複命就說捉不到了事。沒想到子青自己跑了回來,路上還被世子給捉了,孩兒一看不對,就借大王之命將子青要了過來,便送長史府了。”
原來如此,孫光憲怒目一瞪孫仕旭,喝道:“汝好大膽子,用等在原地這種雕蟲小技也敢去糊弄大王,一不小心別丟了自己性命。若不是大王不想要了百裏無忌的命,大王會派汝前去捉拿百裏無忌?汝以為大王不知道汝與百裏無忌的私交?”
孫仕旭見父親發怒,忙揖身道:“父親息怒,孩兒知錯了。”
孫光憲擼了擼三角胡突然問道:“百裏無忌逃婚你事先知道嗎?”
孫仕旭趕緊答道:“孩兒不知,要是孩兒事先知道,子青他休想得逞。”
孫光憲輕輕地舒了口氣,思忖甚久才輕聲自語道:“厲害、厲害啊,如果沒梁公指點的話,小小年紀思緒如此縝密,一局死棋竟然以一出逃婚戲輕鬆化解,年少老成,不得不佩服啊。”
頓了頓,向孫仕旭喝斥道:“汝自今日之後,勿再與那百裏無忌來往。”
孫仕旭大驚問道:“父親為何不準孩兒與子青來往?孩兒自小便與子青一起玩耍長大,父親從沒阻攔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