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林位於右玉縣西北邊約莫百裏左右,由於正處於內蒙古高原向黃土高原過渡的地帶,素有“五丘三山兩分川”之說,主要地形為丘陵和山地,隻有北邊與豐州川接壤的地方是平原,約占和林總麵積的兩成左右。
和林北邊的這片平原實際是豐州川大草原的邊緣地帶了,水草自然不及豐州川內部豐美,但也是韃靼人的牧場之一,有幾個小部落的牧民在此駐牧,他們都隸屬於俺答所統領的土默特部。
記住,千萬別把韃靼的牧民與大明的普通百姓劃上等號,因為嚴格地來講,韃靼沒有平民,他們幾乎全民皆兵,牧民平時放牧,拿起兵器騎上馬背就是戰士。馬背上的民族可不是白叫的,韃靼人終日與馬為伴,吃的是肉,喝的是奶,他們的幼童隻要順利成年,就是一名體格強壯的馬上戰士,這一點是他們天生的優勢,不是漢人可比的。
所以說,韃靼人幾乎全民皆兵,沒有嚴格意義上的平民,他們崇尚武力,以部落為單位聚居,他們既搶掠漢人,同時也搶掠其他的韃靼部落。
對於下屬部落之間的互相攻伐劫掠,韃靼的大汗向來都是睜一隻眼閉一眼,采取縱容的態度,這正是韃靼人治國與漢人治國不同的地方。
如果大明下屬的州縣互相攻打劫掠,朝廷估計立即就會派兵鎮壓了,但是韃靼不是,韃靼的大汗不僅縱容下屬的部落互相爭鬥,有時甚至還主動挑起爭鬥,因為如此才能更好地削弱和控製各部落。
如此一來,大汗確實容易掌控各部落,但部落之間這樣鬥來鬥去,一個統一的政權很容易就會分崩離析,毫無團結可言。譬如統一了整個蒙古的瓦刺太師也先,這人夠牛了吧?在“土木堡之變”中把明英宗都俘虜了,但是在他死後不久,統一的蒙古還是很快便分崩離析了。
所以說,遊牧民族的統一政權都不可能長久,當然,這種統治方式也有他的優點,那就是總會有某個部落在不斷的爭鬥中逐漸強大起來,從而造就出某個統一蒙古的牛逼人物,譬如成吉思汗、達延汗、俺答汗等。
和林這個地方已經算很靠北了,屬於中溫帶的大陸性季風氣候,再加上地形關係,這裏多風寒冷,晝夜溫差大,冬季漫長寒冷,夏季短暫溫熱,秋季降溫又特別厲害。
眼下正值金秋八月,盡管晌午的太陽高懸,但和林北邊的這片草原上,氣溫卻隻有十度左右,秋意已經甚濃了,牧草開始泛黃。
隻見山坡上支起了一大片蒙古包,而山坡下的草場上,數以千計的牛羊正在埋頭啃食著秋草,這些牲畜顯然也知道,漫長而寒冷的冬季很快就要到來,不長膘的話,很難熬過寒冬,所以它們必須拚命吃,把秋膘給長起來。
牛羊不過萬,隻能算是小部落,所以眼前這支隻是小型的韃靼部落,實力弱小,被趕到草原的邊緣放牧也就不出奇了。
烏力罕是屬於這個部落的,今年十四歲,還有一年便成算年了,長得十分壯實,臉色紅膛膛的,鼻高口闊,眼大有神,雙眉就像鷹的翅膀般高高揚起。
族裏的巫師稱烏力罕為小芻鷹,還預言烏力罕成年後將會成為一頭勇猛無匹的雄鷹,帶領大家搶得無數的財富和奴隸,讓整個部落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還有一年,烏力罕就成年了,整個部落的人都在默默地期待著烏力罕成為勇猛無匹的雄鷹,帶領族人過上富足幸福的生活。
部落上下對巫師的話都深信不疑,烏力罕自己顯然也是這麼認為的,所以從小便十分自信、大膽和勇猛,儼然成了部落中的孩子王。
這時,烏力罕便率著部落中的孩子們在山坡下放牧,因為部落中的成年男子昨天已經出發前往大明的邊境打草穀了,眼下正是糧食收獲的季節,乃打草穀的絕好時機。
烏力罕也很想跟著大人們到大明邊境打草穀,可惜他還沒成年,沒有資格跟隨,所以眼下心情十分鬱悶,於是他便借著訓練摔跤,把內心的鬱悶都發泄到其他少年身上。
嘭!
一名少年被烏力罕狠狠地摔倒在上,啃了一嘴的草屑和幹羊糞,差點便哭出來。
烏力罕皺著眉頭教訓道:“狼行千裏吃肉,狗行千裏吃屎,巴根,你太弱了,不僅肉身弱小,內心也弱小,這樣子你永遠都成不了吃肉的狼,隻能做一隻狗,一隻吃屎的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