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資本流動(1 / 3)

公元2011年1月9日上午,古立建籌備多日的投資公司終於在離商州30多公裏,經濟相當發達的商業街區開張了。在精心裝修過的辦公樓中,年輕且相貌不俗的古立建興致勃勃地忙碌著。

孟博遠走進了他的辦公室,一進來客氣地說:“恭喜你古總!”古立建連忙迎過來:“請請!歡迎前來指導工作。”

“什麼指導工作,我可不敢當!”至今還沒成家,一直喜歡研究金融的孟博遠從部隊轉業後,在國企幹了兩年便下了海。

古立建笑道:“我知道你一直想發展民營銀行,等我們發展起來就籌備開銀行。”

“你以為銀行有那麼好開的嗎?”孟博遠問。

“管錢的財神爺,多風光!”

“風光過後就是蹲在牢裏看小鐵窗外的月光。你要是以這樣的心態去管錢,很危險!”

“幹我們這行的,就是要在危險中淘金,大錢險中求嗎!”

“當下的民間借貸中,高息用款的人百分之五十是風險客戶,百分之三十是來騙錢的騙子,百分之二十是在生死線上掙紮,想找到最後救命稻草的賭客。救活他們,你是萬幸的放貸者,而他們並不會感謝你這個放貸人,可能還會在背後罵你是放高利貸的,如果放貸失敗,救不了他們,你會比他們死的更慘!”

古立建點點頭說:“我明白,放心吧!我在這行混了這麼多年,不會出什麼事的。我以我的身家性命向你們出資人保證,經營好這些錢。”

孟博遠不愛聽這些豪言壯語,認真地說:“現在連那些上市公司都放高利貸,而不是專心的搞自己的核心技術和科研產品,太可怕了!沒有哪一個人、哪一家公司是可以靠放高利貸生存下去的!”

“請相信我的能力,在民間玩資金,我是高手,經營實體經濟太累,還是錢生錢來得快。”

孟博遠不想再說什麼,他對古立建的剛愎自用和自以為是很不放心。可另外幾人對毛遂自薦當負責人的古立建沒有提出反對意見,他也隻好認了。他想,回頭再和另外幾位內退下來的處級幹部沈福生和何建平談談;他們畢竟是有文化、又在政界幹了三十多年的老革命。他最擔心的是,這幾個人在自稱有背景的古立建的鼓動下,帶著賭博心理和過度投機的心理去經營資金。

下午,孟博遠單獨把老沈約到一家小茶館。博遠品著茶對50多歲的老沈說:“沈哥,我認識一位銀行的行長,他曾多次對手下的信貸經理說:銀行玩的就是錢生錢的遊戲。風險控製是銀行的生命線,也是所有玩錢的人的第一要務,借貸這兩個字寫出來容易,實際操作起來卻關係重大;一借一貸之間就決定了一家金融機構、一家企業和一個人的成敗與生死。錢的魔力就是能使好人變成騙子,天使變成魔鬼,尤其是在大錢麵前。”老沈聽完點著頭說:“放心吧,我在政界幹了這麼多年,這點事能控製好。立建的能力我是認可的,他幹事有魄力!”看看老沈一幅心中有數的樣子,博遠不好再說下去。

博遠路過市圖書城時,買回一本讓他非常感興趣的書《歐債真相警示中國》

時寒冰博士這本書中有一章讓博遠反複看了三遍,還加了批注——

“……由於中國的白銀產量很小,主要依賴從美洲、日本進口,這相當於把鑄幣權分割出去了一部分,讓歐洲坐享其成。不僅如此,在與西方的貿易過程中,中國輸出的是工業、農業產品,是實實在在的財富,而得到的卻隻是在當時僅能作為貨幣符號的白銀。歐洲從美洲掠奪白銀,用這些白銀到中國換取財富,然後再用財富發展工業,使資源的配置效率大大提高,加快了歐洲工業的發展,促使歐洲飛速發展,趕上並超過了中國。在中國這頭巨獅抱著銀錠酣睡時,它早已被猛虎層層包圍。最終,中國通過實物出口換取的白銀,又以賠償的形式被列強掠奪一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