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宣戰(1 / 2)

楊界之,男,45歲,大楚帝都人。他原本是網絡上一位堪堪有些名望的娛評師。每天做的工作也就是上上各種娛樂網站,對一些明星近期所作的表現發表下自己的看法。遇上一些名氣較大的名人,他可是不敢胡亂造肆,所言盡是挑些好聽的評價來讚美該明星。若要是碰上一些名氣不夠的,那楊界之的毒舌屬性可就得全麵爆發了,能怎麼貶低該明星,他就會添油加醋的再狠狠地黑上一筆。也就因為他這趨勢逐利的品性,弄得不少明星對其是深惡痛絕。

前段時間,楊界之受到南方八卦雜誌邀請,對最近人氣很火的“西江才子”林離進行點評。

有關林離這位初出茅廬便名聲鵲起的新秀,楊界之或多或少還是有些了解的:一位年齡不滿18歲,卻同時在網絡上發表了歌曲、小說、詩詞的才子。楊界之對他的那首《浪淘沙-北戴河》還是頗為推崇的,尤其是當中最後一句“蕭瑟秋風今又是,還了人間!”那種大氣,楊界之更是將其當作了自己的奮鬥目標,他相信總會有那麼一天,自己會站在娛評界的最高峰俯視眾人。

欣賞《浪淘沙-北戴河》歸欣賞,但楊界之卻不認為這大氣的詩句是會出自一個年輕人之手的。按他的想法,能寫出這種氣勢如宏的詩詞,怎麼說,那位作者也是有了一定的社會地位和生活閱曆的,怎麼可能是一個同自己女兒年紀相仿的少年所著。

受南方八卦雜誌之托,對林離進行評價。楊界之先是尋人去林離的家鄉YX縣對他進行了調查。在得知林離在學校成績平平後,楊界之更是肯定了林離的種種作品並非出自他本人之手。

將自己推斷的前後因由進行一番整順,楊界之把他的結論發表在了南方八卦報上。

文章頭次出現在大夥視線中,還是有不少網民覺得這位楊教授說得挺有道理的,於是紛紛跟著楊教授的觀點發表自己類似的看法。一時間,各種質疑林離作品真實性的報道頻頻出現在各大娛樂雜誌和娛樂網上。加之那段時間,依林離當時的想法,他也就沒有怎麼搭理這件事情。接下來的日子,“林離造假”的事件是愈演愈烈。舉個簡單的例子,短短兩天,#林離到底配不配當作眾人的偶像?#,#17歲的天才?17歲的騙子?#這兩條紅浪微-博的話題就已經牢牢占據了話題搜索榜的一、二兩位。

自從自己發了那篇《林離才氣疑是作假》的報道後,楊界之的名氣一時之間便得到了他夢寐以求的增長,看著自己的粉絲數量像是坐了飛機一樣,蹭蹭地往上直漲,而且在微-博中,還有不少二線的明星也轉載並認同了自己猜想,看著那些網民和小明星一口一個“楊教授”、“楊老師”的叫著自己。楊界之的心裏別提有多開心了,就連晚上做夢都時常咧開著嘴浪笑。

而且由於林離的不表態,讓楊界之更是覺得自己仿若猜中了事情的真相,抓住了林離的把柄,這也使得他評論起林離來,越加變得肆無忌憚起來。在他的第二篇報道中,他更是說出,像林離這樣求名心切,把他人的勞動作品拘為己有的表現,是沒有資格讓大夥將其作為榜樣的。同時也就是這段信息,讓林離終於選擇了反擊。

這天,楊界之像往常幾日一樣,打算先登進網站看看自己的粉絲又漲了多少,然後再發一篇自己對“林離逃避這事”的看法。

帳號剛一登陸進去,最先映入楊界之眼簾的是一條艾特了自己的微-博,看著右下角已經超過了300萬的評論,楊界之還心喜的認為這是哪個很有名氣的人物認可了自己有關“打假”的壯舉呢。

滿懷得意的掃了一眼這條微-博的相關,當即,楊界之便感到有團怒火從心底燒了起來。

“楊界之‘楊教授’對吧?鄙人林離,聽說我不在國內的這段時間,你質疑說我的作品並非本人親自所創,還有理有據地發表了幾篇大論,於此,在下深感佩服。你之所以認為一個17的少年不能寫出你拍馬也趕及不上的作品,我想這其中是不是夾雜著你對於我的嫉妒、羨慕或者說是恨?如果真是這樣,我想我能理解你的那種心情。不過!你懷疑我的作品和為人也就罷了,可你不該像一條脫僵的瘋狗一樣,逮著人便咬一口。粉絲們肯定我,以我為榜樣,那是因為他們喜歡我、認同我。你楊界之千不該萬不該,不該去為了滿足自己的表現欲而否定我粉絲的眼光。換句話說,你楊教授的眼光又能高到哪去?他人敬我一尺,我敬他人一丈,既然你楊教授認為我的作品非自身所寫,那你給我拿出證據來。若你的證據就是那點不入流的推測,那還請你戴上嘴兜,別再亂咬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