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楔子2(2 / 2)

原來那本書裏所記載的內容是真實存在的。書中詳細地闡述了西周時期的種種政治格局,作者利用豐富的考古經驗和深厚的曆史知識,加以分析和解讀,同時,通過對各種數據的判斷和分析,最終指出,或許這裏有一處未被人發現的考古遺跡,其中十分隱晦的表述,此處有一件關乎於曆史進程的重要文物。對曆史和考古都非常感興趣的馬小虎,便利用暑假兩個多月的時間,不遠千裏,來到這裏按圖索驥嚐試尋找,現在,她終於得願所償。

她小心地將古劍包好放入背包內,最後完成照相,攝影,錄音,標記,定位等工作後,收拾行裝踏上返回的路程。

此時天空雨過天晴,露出一絲絢麗的彩虹。火車依舊顛簸的發出固定頻率的噪音前行。上鋪的馬小琥手握那把早已洗盡鉛華的古劍握仔細端視——它要比匕首稍大一些,硬鏽散發的綠色布滿整個劍體,馬小琥知道,這個叫銅綠,是銅長期暴露在空氣中生成的。

古劍的手柄部分下有一個小孔,劍體處有一個字——那是“金文”手刻——清晰的“雷”字——這與1983年河南發現的考古墓地入口處,“忽雷駁”中的雷字完全相同。“金文”是西周常用的文字,馬小琥竊喜,看來可以確認這件也是西周的文物。她早年就聽說,千年的文物都藏有靈性,而第一個發現它的人不但有激發靈性的潛能,同時也與它在前世今生有著千絲萬縷、錯綜複雜的緣分,人類早已習慣將科學無法解釋的事情稱之為迷信,但這世界確實還有許多秘密懸而未決,我們需要有刨根問底的精神....馬小琥緊握古劍放於胸前凝視窗外,陷入深深地沉思中。

深夜,晃動的車廂,周圍鼾聲此起彼伏。馬小琥的身旁擺放著一本半開的書,書名是《回雁峰的呼喊》。一縷暗淡的幽浮在她的胸口上方回旋,仿佛正在傾訴一段神奇而美好的愛情故事....。

注1:《回雁峰的呼喊》是作者一部短篇小說。、

注2:青銅器是由青銅合金(紅銅與錫的合金)製成的器具,從埋藏開始不斷與土壤發生化學反應,生成各種綠色、藍色、紅色、黑色的鏽蝕物。青銅器被鏽蝕後吸收水分,加快了青銅本體的鏽蝕速度,直至青銅本體全部變為銅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