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帶上幾個搪瓷杯也不過是為了極少數人。
當天他們的攤位招牌上又多了兩行字,寬敞醒目的攤位車讓他們格外醒目,連車站這邊的巡警都記住了他們。
池唐也會做事,兩人看到巡警過來不但會主動招呼,嘴甜甜地喊聲叔叔,順便再給對方倒一杯家傳秘製的酸梅湯。甚至主動交了一些管理費,讓他們的攤位更加正規有底氣。
酸梅湯價格不算貴,兩毛錢一杯,一杯不夠還能免費再加一次。這種獨特的經營方式讓不少人都湊了過來,或者是湊趣,或者是覺得比汽水便宜,味道也好。
而且綠豆湯和酸梅湯怎麼也會比汽水更解暑氣,其中添加的草藥就帶有這種作用。
開業大吉,一路走高。這一天結束後,小哥倆清點了一下,發現綠豆湯和酸梅湯後來者居上,成了銷冠,營業額也翻倍了。
其中汽水可是被搶了不少的營業額,隻賣了平時一半的錢,可見這兩種消暑湯賣了多少錢。至於冰棍,今天真的是墊底了,早上帶來的勉強賣完後,池唐再沒人張集去進貨。
雖然辛苦一些,但是其實兩種湯比汽水利潤更高。
一瓶汽水能賺四五毛不假,但是相對來說舍得喝的人也少。兩種湯就不一樣了,原本沒打算買的人都忍不住要喝一碗。
至於冰棍更是如此,一根冰棍賺不了多少,尤其是現在有了其他攤位的競爭,冰棍兩毛都賣不動了。
而兩種湯都是自家熬得,平均到每一碗,成本比冰棍更低。
池唐路上一直在琢磨這件事,要是這樣的話,幹脆將冰棍取消掉,隻賣汽水和湯。
張集也同意他的想法,小哥倆當機立斷,回去路上買了更多的原材料回去熬湯了。
他們在中院熬湯實在是太打眼,最近他們家變化太多,已經引起了別人的注意。池唐隻想悶聲發大財,不想被人惦記上,所以帶著張集直奔了後院。
後院周老太太家也有煤氣爐子,不過老太太很少自己做飯,尤其是這兩年。聽池唐要用,周老太太毫不遲疑,甚至還頗有興致地出來看小哥倆在院子裏忙活。
待知道他們小哥倆每天賺多少錢後,周老太太都被嚇了一跳。
今天賺的錢有三百來塊,這錢比之他們一開始營業,已經翻倍了。
其實他們兩個人每天賺的錢,已經幾乎到頂了。再多的湯他們熬不出來,熬出來也沒地方放。而且眼看這都多少天都過去了,高三開學早,能讓他們折騰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前前後後的,他們手裏的錢已經有兩千多塊了,這是很多大人都不敢想的,卻是兩個孩子利用暑假賺來的。
池唐也挺意外的,不過這麼多錢可不能就在他褥子底下壓著。安不安全不提,讓錢白白放著就是一種極大的浪費。
重生一世,他自然不能等到上了大學或者大學畢業了再行動。大學,他上輩子已經上過一次了,期待感和緊張感並沒有那麼強烈,他現在最想做的是抓住好時機,在九十年代的浪潮裏,好好的賺上一筆。
他的小本子上記得很多事情節點,像是後世一些大型的公司,他都可以在對方微末之時入股參與,等那些公司按照曆史發展起來,他的身價自然也水漲船高。
像什麼千度、企鵝、渣浪、跳字等,都是很好的投資對象,可那都是後話,就他手裏這點錢根本不夠。
池唐忽然一提精神。入股?股票?
九十年代的股票,可是經曆過很大的起伏的。尤其是在九二年,這上上下下的讓不少人跟坐上了翻滾過山車一般,成就了不少百萬富翁。
他也曾經感歎那個年代股市的風雲變幻,沒成想他如今也有了參與其中的機會。
九十年代的股市在九零年開始第一次牛市,股指一度飆升到1400點,持續到九二年的五月份跌回到400之下。之後就是第二次牛市,在九二年的十一月,股指飆到1500點之上。
現在是七月份,也就是說他還有三個多月折騰的時間,在這之前隻要能積攢下來一部分錢,就能在這一波的股市中衝一把浪。
這年代的股票自然不像是後世那樣,隻需要去證券公司開戶就行,但他卻記得一位朋友說起當初排隊買股票認購證時候的瘋狂和興奮。
他自己也聽過很多炒股的瘋狂故事,什麼雇傭一千多農民工排隊購買,什麼租用一口袋身份證等等。
池唐摸摸下巴,琢磨著要怎麼操作,一邊進了屋,“大哥,今天下班怎麼這麼早?”
池唐看看牆上的掛表,很是詫異,這個點還不到下班時間吧?
再多看兩眼,池唐發現了不對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