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過年嘍十三
轉天就是三十了。
一早起來大家就都喜氣洋洋的, 池封去熬了糨子,池唐和池磊幾個將春聯、福字都貼上。
他們中院還好說,後院周老太太那邊有好幾間房, 都要貼上春聯,而且按照功能不同, 貼的春聯內容也不同。
房屋對麵的牆壁上貼上抬頭見喜, 垃圾筐上貼個倒福字……
這年頭雖然也有很多賣春聯的, 但是還保留著一點自己寫春聯的傳統,就算是自己寫的不好, 也會求字比較好的人去幫著寫。
不過今年不用求人,一早趙清兒的父親就巴巴跑過來,在池家的外屋給寫了不少, 還是自己帶紅紙,自己帶筆墨的那種,而且還自帶了一個小書童趙清兒的弟弟趙銘。
別看趙清兒跟池封差不多的年紀,可趙銘年紀小,是隔了好幾年才生的, 今年才十三, 才上初一。
這麼大的孩子原本正淘氣叛逆, 但是趙銘隨了趙老師的性格,挺靦腆文靜的一個小男孩。池唐拉著小弟弟到周老太太屋裏, 將家裏各種好吃的都搬出來, 臨走時候還給裝了一大袋子。
反正這些東西都堆在隔壁庫房, 他們幾個吃也是有限的。
趙老師哪裏見過這陣勢,昨天池封就大包小包往他家送,今天他們過來跟未來親家走動走動,臨走還帶著這麼多的東西, 這知識分子那裏好意思。
還是薑梅說話大氣,“趙老師,咱們都不是外人,您就別推辭了。這些是我幹兒子送來的,我們自己也吃不了,小銘愛吃就讓他多吃點。咱們兩家誰跟誰啊?”
薑梅這句不是外人,讓趙老師心花怒放,早就忘了別的,帶著東西美滋滋地就回去了。
原本就看好池封,現在池封還真成了自家準女婿,趙老師兩口子這兩天做夢都能樂出來。
送走了趙老師,薑梅轉眼就找不到幾個孩子了,不過都不是小孩子,她也沒管。
等這幾個孩子再出現的時候,也不知道從什麼地方買來的紅燈籠,還是中國傳統的宮燈,做的額特別漂
亮。
薑梅看著那燈籠驚呼,“哎呦,這可真漂亮,不便宜吧?”
“這一對四十。”
薑梅嚇了一跳,“這麼貴?”
“媽,這做工多好啊,可以年年都掛上呢!”
“倒也是。”薑梅點點頭,但是還是覺得肉疼。
三十了,家家戶戶都要換上新衣服,池家也不例外。
他們幾個是沒空出去買衣服,但是這事情早就被柳景浩這個天天滿世界逛遊的人包攬了,新衣服每人都有,連薑梅池躍進的都買好了。
周老太太更是一件簇新的紅色大毛衣穿著,格外喜慶。
池躍進衣服普通,畢竟這年頭男人的衣服也沒什麼花樣,薑梅的則是馬海毛的粉色毛衣,下麵一條黑色的毛料褲子,外加一雙黑色半根小皮鞋。
是池唐特意寫出來求著柳景浩幫他帶回來的。柳景浩看池唐這麼孝順,也給自己母親買了一身,順便還幫薛荔也捎帶一套。
結果柳景浩的母親激動的哭了一場,直說自己兒子就沒這麼孝順過。
薑梅也特別喜歡,這幾年馬海毛最時髦,薑梅以前也想買,但是錢都是用來過日子的。
後來有錢了,又忙得不可開交,連過年孩子們要穿的新衣服都忘了準備,幸好孩子們記得。
從池唐角度來看,這年代什麼馬海毛真的挺醜的,但是這年頭就流下這個。
而且說起來這玩意也不是什麼真正的馬海毛,無非就是一種混紡的材料,摸著都覺得有點紮手。不過看母親挺高興,池唐也高興。
三十忙活一天,晚上的晚飯是十分豐盛的,周老太太那邊地方最寬敞,大家的年夜飯索性就搬到後院去吃。
等了一年了,這年夜飯自然不能馬虎了。
池躍進和薑梅也沒讓幾個孩子插手,親自做了滿桌子的菜肴,這幾天做的鹵牛肉、肘子、糯米藕等幾樣涼菜先端上去。
家庭版的四喜丸子,直接熱了八個分成兩盤,正好八口人一人能分到一個。
條子肉和米粉肉也重新加熱了扣在盤子裏,那碗單獨的扣
肉薑梅原本也想端上去的,被池唐給攔了。
“那個答應要等薛荔回來一起吃。”
“哦哦,好!”薑梅自然不會逆了孩子的心,給她幹兒子留一碗特別的也好。
糖醋帶魚、羊肉燉蘿卜、牛肉燉土豆、豬肉燉粉條,還有今天剛剛燉出來的豬排骨……幾道大菜紛紛上桌。池躍進又快速炒了幾樣小炒,不過也是葷的多素的少。
隻有一旁蒜薹炒雞蛋算是全素的,還有一道黃瓜炒蝦仁也是比較稀罕的菜,都挨著老太太放,讓老太太清口用。
桌子的正中間,放著一條紅燒鯉魚,這條魚個頭可不小,看樣子能有七八斤。
這魚是今天晚上的重頭菜,除夕這一頓飯一定要有一條魚的,而且隻吃一麵,另一邊不動,取年年有餘的諧音。
吃完飯後,這一桌子菜肴也是不收起來的,薑梅到一旁開始準備餃子餡,其他人則是將另一張桌子搬過來,準備一邊看春晚一邊包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