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7引領食潮流
池唐沒把對方的話放在心上, 接下來的兩天,連帶著柳景浩,三個人一直在尋找合適的店麵。
學校門口的店好找, 實在不行, 就在自家麵館旁邊弄個地方。
幸好旁邊有個小賣部,生意還算不錯,被薛荔砸錢直接買下了。
現在看著似乎多花了幾千塊, 但是這店麵一來不算小,而且原本的窗口裝修一下正好用。而且裏麵進深挺大,足以麵對二十四中的學生和周圍的街坊了。
隨後就是簋街的店。簋街現在已經漸漸有了名氣,除了之前的火鍋店之外,現在一池兩道還有私房麵館的名氣絲毫不比火鍋差。
所以現在店麵的價格, 比之前他們買店麵又貴了一些。
池唐萬萬沒想到, 坑的自己多花錢的原來就是他自己。
這家店,不巧就在火鍋店的對麵,而且池唐也打聽到了, 老張他們有一批雞頭還就賣到了對麵,現在對麵雞頭三毛一個, 真心是不便宜。
現在的人覺得味道好,可能還不在意, 等他們五毛一塊的炸雞架上了市,對對麵的生意肯定會有一定的衝突。
暗示這也沒辦法了,競爭哪裏都有, 若是有別的合適店麵, 他們也不想開在人家對麵。
最後一家敲定的,就是政府大院的了。
這件事池唐完全放心地交給自己幹媽厲夫人去做,厲夫人也是真將這事情放在了心上, 就在大院食堂裏給他們找了個地方。
說實話,池唐有點失望,畢竟這食堂他們無法買下,雖然說就意思意思收了他們一點的房租,給他們的地方也大,可還是沒有自己買個房產讓他更激動。
店麵選好了,還需要一些趁手的工具。除了油炸,池唐還準備推出鐵板雞架,以及熏雞架。
這三種都還是味道比較香,說白了就是一做熟了就能撒香味,天然能打廣告的做法。
這種小店,不需要太多的人,甚至也不需要開門太早。十點鍾以後開業,下午營業到五六點
鍾也就差不多了,等以後人氣打出來了,適當的延時是可以的。
校門口和大院食堂,說是招牌來的,其實也都不是外人,都是現有員工的家屬。
比如其中一位秦姨,那是海哥的母親,比薑梅歲數還大呢,不過因為池躍進和黃海是師徒關係,池唐論著喊姨。
秦姨也早就下崗了,不過才五十出頭也不想就這麼在家待著。
她家裏現在條件還是不錯的,黃海跟著池唐敢,自己當著麵館的一把手,雖然忙點累點,但是遠比別人收入高的多。
尤其是過年前的分紅,讓不光家裏過了個肥年,還給一家老小都買了新衣服新鞋。
要知道下崗的工人,這頭一個年,很多人都是強顏歡笑的。
這不是,知道池唐又要開新店,因為挨著麵館,黃海早早就知道信兒了,等知道要招人,就找到池唐詢問要什麼樣的。
原本黃海的媳婦是想來的,但是一考慮家裏孩子還小,而且這店說累不累可也熬人,早上十點開門,可□□點鍾就得過來準備材料了。
還有晚上五六點下班,但是要是真的沒賣幹淨,也得自發的加加班,這也不方便。
所以家裏一合計,幹脆就讓黃海母親來了,而且是父母倆人合著,秦姨累了就讓老伴兒過來搭把手。
秦姨負責的是麵館旁邊的店,主要是兒子在旁邊,彼此還有個照應,吃飯什麼的也方便。
去大院食堂的則是從店裏調過去的兩個老手,一男一女,一個負責後廚操作,一個在前麵負責售賣。
到底是賣給領導們的,看著也規矩一些。
簋街這邊的店,算是三家店裏最大的一個了。所以除了別的店都有的各種鹵雞零件外,以及雞架係列外,還有整雞,以及一些熏肉熏腸之類的,這些和一池兩道的味道還是區別十分明顯的。
熏味和熏味的差距其實也挺大,之前吃張市長帶來的,那些屬於東北老熏味。
而池唐這些,偏重的則是河北這邊的熏味。
這些鹵味熏味都有了,也就不差
什麼涼菜了,池唐幹脆地將一些涼拌小菜一起出售,反正想要喝酒的,在他這店裏能一站購齊了。
或許還有知道一池兩道和對麵的糖荔枝私房麵館是有關係的,但是根本沒人知道開在簋街口這家窗明幾亮的京城第一家雞架店,背後也是同一位老板。
這次的三家店,同樣是薛荔和池唐一起投資,這兩個人已經不分彼此了。
之前柳景浩還想要參一股,被薛荔直接無視了。
這家夥,當什麼電燈泡,不知道我們這是……夫妻店麼?
這種店,基本不需要什麼技術含量,唯一的要求,第一食材要新鮮,第二一定要加工熟了。
有池唐自己研究的鹵肉料配方做的鹵雞架,加上生榨雞架,鐵板生煎雞架,在當天營業的時候,就成了一景。
先不說這東西有沒有肉,好不好吃,甚至值不得值得吃。光是聽著那鍋裏或者鐵板上吱吱作響,還有那一陣陣散發出來的油烹出來的香氣,就足以讓路人駐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