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 十三(1 / 2)

忙完了開業典禮,按說就不那麼忙了,可是這一陣子卻一時也閑不住。典禮的那一天並沒有搞得多麼隆重,也沒有請電視台宣傳,這幾天卻常有來采訪的。來光顧的客人也越來越多。可能是他們別具特色的經營吸引了客人吧。

我們參觀一下,看看小祝都搞了一些什麼項目。

首先看到的是“田園居”的大門,有一點農家柴扉的味道,但是,材質是上好的南柞,塗的亞光漆,既耐久又很自然。舒體的“田園居”是鏤刻的,不是那麼紮眼,與爬滿藤蔓的門樓和籬笆牆很協調。

有兩間正房是老人們的活動室,老人們在裏麵打牌、下棋,喝茶、聊天。北牆上是唐朝孟浩然的一首詩:

故人備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古讀xia)

開軒麵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ju花。

此房間因此叫:重陽軒

它的東間是“心遠居”取自東晉時期陶潛的《飲酒》一詩: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

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還有真意,欲辯已忘言。

裝裱考究的行草,掛在正麵上。

西廂房的一間是“齎誌廳”,四壁都懸掛著名人抒發遠大誌向的豪壯詩篇。有劉邦的《大風歌》、曹操的《步出夏門行》、嶽飛的《滿江紅》、*的《沁園春.雪》

還有一間是“情侶屋”。四麵牆壁上掛得是描寫愛情的“四時歌”:

東麵是:春歌

春林花多媚,春鳥意多哀。春風複多情,吹我羅裳開。

南麵是:夏歌

青荷蓋淥水,芙蓉葩紅鮮。郎見欲采我,我心欲懷蓮。

西麵是:秋歌

秋風入窗裏,羅帳起飄揚。仰頭看明月,寄情千裏光。

北麵是:冬歌

淵冰厚三尺,素雪覆千裏。我心如鬆柏,君情複何似?

每個房間的布置不同,音樂選擇也不同,有《二泉映月》、《梁祝》、《喜洋洋》、《花好月圓》,也有施特勞斯的《藍色多瑙河》、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第九交響曲》、《月光奏鳴曲》、舒伯特的《小夜曲》等世界名曲,當然,流行歌曲也不能少了。

院落裏的房屋都是紅瓦灰牆,但是牆麵是貼的瓷磚,看上去自然淳樸,卻又很有檔次。紅瓦、灰牆、綠樹、黃土,色彩的和諧搭配以及花圃、應時蔬菜和院裏的小磨、琉璃大甕形成了農家小居的景色。屋內的擺設吸收了中國古典家具中的農家家具,但是,做工非常精細,很有講究。它像是田園生活又高於生活。

“田園居”的東北邊是正在建設的客房區,東南邊是兩個小景點,一個是“鬼屋”。裏麵昏昏暗暗,鬼火(磷火)一閃一閃的,一口大墳敞開著,裏麵的棺材半開著蓋,棺材裏有一具殘骨。墳的周圍有好幾個骷髏,還有血跡。要想在裏麵吃飯就把飯菜擺在棺材蓋上,坐在木墩上吃。這期間常有三、兩個披頭散發伸著長舌頭的人頭突然出現。(當然,這都是假的,道具卻很逼真。)原來以為隻有大膽的男青年敢進去,沒想到女士也有不少大膽的。而且,還有在“棺材”上照相留念的,說是升官發財。

還有一個是“指揮所”,模仿作戰的軍事指揮所。裏麵有作戰沙盤、軍事地圖、軍用電話、各種武器裝備,要吃飯也是用軍用水壺、軍用搪瓷缸子。服務員都穿著迷彩服,隨時聽從“將軍”的調遣。你想當什麼軍事方麵的領導,穿上軍服即可。

在“指揮所”的門外麵是燒焦的樹幹,沙袋和偽裝網,在這裏照相的人還真不少呢。這幾天,來穿作戰服,背子彈袋,拿著武器“全副武裝”攝影留念的人都排起了隊。

他們開始想,來這個景點的都是年輕人,可是四、五十歲年紀來過“將軍”癮的,比年輕人還多。

“田園居”的服務員都是魚龍灣的姑娘,魚龍灣的姑娘靚,是很有名的,再穿上高鴿設計,祝媽製作的統一的服裝,高鴿又對她們的化妝進行了指導,這些水靈靈的姑娘,簡直是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服裝分春、夏、秋、冬裝,夏裝是綠色的中式服裝,配一塊粉紅色頭巾,真有一種出水芙蓉的感覺。胸前的小圍裙上是祝媽媽繡的圖案,夏裝是鴛鴦戲荷。那精美的刺繡讓人讚歎不已。

高鴿負責營業服務,站總台。小祝媽親自掌勺,魚龍人做魚是一絕,這樣,湖區風味就成為她們的餐飲特色。金絲鴨蛋、水煮魚、火鍋魚、小魚子椒,讓遊客吃了難忘,回味無窮。

十三

這一天中午,客人很多,高鴿正忙著,來了五、六個青年吃飯,其中有一人是小布,高鴿的目光和小布相碰,他並不回避,而是帶著挑釁的意思,高鴿考慮有好多客人,就沒有理睬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