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1繼續一見鍾情(1 / 3)

3繼續一見鍾情

吃完饅頭加稀飯。湯柳玉和劉生馬上就出去了。習正言去陽台看見自己昨晚換下的髒衣服,洗幹淨曬在陽台上。就問在旁邊洗衣服的湯柳溪,是誰把他的衣服洗了。湯柳溪說那應該是她姐洗的。湯柳溪衣服還沒洗完,電話就響了。她掏出手機看了一下,對習正言說:“他人來了,我去接他啊。你就在家裏等一下。”說著就去開門出去了。習正言知道湯柳溪說的“他”肯定又是個來介紹行業的人。

很快湯柳溪帶著一個人回來了。是個男的。年齡看起來也很年輕,個子不是很高。瘦瘦的,他向習正言介紹說,他叫餘躍門。並且和習正言是地地道道的老鄉。倆人老家屬於同一個市。隻是縣城不同。他比習正言大三歲。是八五年的。他一臉笑容的問習正言來幾天了。這個事了解得怎麼樣。習正言說來三天了。事情了解了兩天。感覺不知道怎麼說。餘躍門笑著說:“不知道怎麼說,應該就是很不踏實的感覺吧。習正言點了點頭,表示他說得很對。

餘躍門坐在沙發上看著習正言說:“你才來兩天,感覺不踏實是很正常的。比起那些一聽到這個事,半夜就跑了的人要強多了。習正言笑了笑。餘躍門接著說:“了解這個事最主要的就是要把三個大問題搞清楚。第一個就是這個事是不是合法的?第二個就是能不能賺那麼多錢?第三個就是長久性?我今天來主要的就是和你聊一下第二個問題。這個行業能不能像我們說的賺那麼多錢?這個錢是怎麼來的?因為關係到很多數字,還是拿個紙筆;寫在紙上好看一些吧!”習正言聽到這話,沒等湯柳溪去拿茶機下麵的紙筆。他自己就把紙筆拿出來,放到餘躍門麵前。

餘躍門在紙上寫下“資金走向”幾個大字。然後說:“這個事是個虛擬經濟,說到底虛擬經濟就是個純資本運作,也就是錢生錢的經濟活動。我們在這裏從事三八零零的運作,是在國家政策引導下形成的。為什麼是3800元?你應該了解過了。這是根據98年經濟普查得來的。在我們的生活中接觸過那些虛擬經濟呢?我們就拿最普遍的銀行和保險來說吧。每個人都有存過錢的經曆,把錢交給銀行。銀行給我們一個存折或者一張卡。購買保險時,把錢交給保險公司。對方給我們開出一張保單。也就是說拿錢買不到一個實際的物體。那我們為什麼相信銀行和保險公司呢?其實我們並不相信這些單位,我們相信的是我們的國家。因為銀行和保險公司都是政府管轄的金融機構。所以我們很放心的往銀行裏存錢。當我們千千萬萬的老百姓把錢存到銀行後。銀行就擁有了一個龐大的資金流。這個時候銀行就拿著這股龐大的資金去投資。讓它產生更大的利潤。但是銀行要想賺錢還得具備兩個特點。

第一個就是時間,今天我們把一萬塊錢存進銀行。你明天或者下個月就把錢取出來。那麼本金還是屬於你的。卻沒有利息。但是你要是明年或者更長的時間才把錢取出來。那麼它就會多了一千到兩千塊元不等的利息。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它有了時間。

第二個就是空間,空間是什麼意思呢?就是銀行有了很多錢之後。可能在當地沒有一個很好的項目或者企業讓這筆錢產生利潤。這個時候銀行就必須拿著這股龐大的資金走出去。在我國960萬平方公裏的大空間裏去尋找商機。隻有時間和空間的融合,才能產生更大的利潤。所以說這兩個特點是所有金融單位所必須的。虛擬經濟就是這麼一個道理。

我們再來看,我們做的人力資源連鎖業所投資的錢,具不具備這倆個條件。他能不能產生巨大的利潤給我們分紅。首先我們來看3800元是怎麼分配的。”餘躍門在材料紙中間寫上個3800,然後在3800下麵畫上一條長橫線。再用三個小堅線把橫線分成兩段。從左到右依次寫上52%、3%、45%。他邊寫時邊說第一塊52%即1976元,第二塊3%即114元;第三塊即1710元。習正言一看就知道這和呂君美上次畫的是一樣的。

餘躍門接著說:“你前麵應該對這3800的分配了解了一點。我今天還是再和你說一下。”習正言點頭說了個“好”字。“第一塊52%即1976元作為工資發給我們在這裏作為生活費了。也就是返到行業人的口袋了。這錢大都都在這裏用了,因為我們在這吃穿住行都需要錢。要是節約的人可剩一點。把這部份錢在這裏消費掉也是國家,把這個行業投放在這裏的核心所在。因為在消費的同時能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我們從家鄉動身來雲鑫的一瞬間,就在為國家做貢獻。坐車、吃飯、喝水、住宿都需要錢。在雲鑫的衣食住行,我們無形中就帶動了運輸業,服務業、房產業。就是那些來了沒認可這個行業,回去的人同樣也做了這樣的貢獻。十五萬外地人一人一天二十塊錢,一年就是10.8億直接注入了當地老百姓的手中。他們想不富都難。當地人富裕了,他們也就不會像新疆,西藏那樣鬧獨立,鬧分裂了。不會受恐怖組織的利用。這樣就起到富民安邊,政治穩定的作用。我們來到這裏與他們生活在一起,潛移默化的感染了他們。他們賣菜,我們討價化價;靈活的教他們做生意。使他們的文化素質得到了提高。我們在這裏帶來了經濟、政治、文化的三大好處,從而我們每一個在這裏的人在這個龐大團體裏麵的價值也體現了出來。可現在是市場經濟,當我們自己都還沒有富裕的情況下。誰也沒有那麼高尚,都來無私的開發西部。所以我們必須關注自己的回報。這一塊的生活費根據發展不同會有不同,但大多數都是用在了當地。顯然我們不是為這個提成而留下來開發西部的。每個人都是為了達到600份後的那個分紅而在奮鬥。